自我成長

記憶裡,每次回台灣時,我們家的電視機裡最常出現的畫面就是紅紅綠綠的股市圖,每天同一個時間點媽媽會準時坐在沙發區看股票,一看就是一個上午,而我與孩子們有時吃著早餐配著花花綠綠的曲線圖沒什麼特別感覺,那些財經專家說得口沫橫飛對我們來說也只不過是個吵雜的背景音樂,我的心不受股市漲跌有任何坡瀾,媽媽有時賣股賺錢時會不自由的巴菲特上身的教導我該怎麼看盤怎麼理財,對於她來說,股市裡帶給她的滿足感比我們陪伴在她身邊相對更快樂。也許是因為這層關係,我心裡排斥著每天盯著股市的媽媽,總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願意把生命浪費在這,所以,我打從心裡拒絕學習股票,就算他人再怎麼獲利我都不為所動。過去的我,講好聽一點就是那種無憂無慮的人,真實面就是一個完全沒有為未來擔心與規劃的人。

但當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從假睫毛、數不盡的口紅、UGG鞋到Brandy Melville衣服等,他們不再接受我為他們挑選的東西,也不在意是不是折扣商品,要買要用的東西全是要能與同學互動的上的商品,那些長得相像但叫不出品牌的絕對上不了他們的檯面,所以,看見他們的『需要』讓我減少自己『想要』的部分,無奈但心甘情願!受關稅影響,美國物價如坐雲霄飛車般一路狂飆,小至一個cupcake大到大學學費一下來到無法想像的境界,這樣的拖軌物資讓我想好好安於現狀都難呀...於是,在暑假返美後,我與老公認真地坐下來好好審視過去的開銷,列表討論各個細節,把可以減少開支的部分通通挑出來,例如:汽車保費、網路費等,一樣樣來處理。除了審視必要開支,也想辦法減少出遊與外食機會,現在外食的稅與小費真的高的嚇人,隨便吃一頓就是一個禮拜的菜錢。再來就是如何開源,除了固定不漲的薪水外,如何資產配置,怎麼樣讓收入更多元化,這些都是我過去完全不曾想過的問題。

目前,我自我努力的部分就是減低購物慾,不要給自己機會瀏覽購物網站,也不要沒事就去哪晃晃,這樣的確讓我這一個月來購物慾減少很多。接著,我開始一系列的斷捨離,不管是家裡塵封舊物,或是很久不穿的衣物,我儘可能的送送丟丟,讓家裡的東西越少越好,領會Less is More的精神。也開始涉略股票相關知識,認真學習理財相關內容,以前不學時總覺得這一切都跟我沒關係,但真的開始學習後才發現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為什麼我到現在才起步?我也開始為每月的開銷記帳,就算再微小的一筆帳都不放過,以前老公總提醒我要做這件事但我就是打從心裡不願意,記帳後才真的開始了解到錢花哪去。而我也因為股市的波動引響開始關心起國內外新聞,所知消息來源不再是過往的臉書或小紅書,而是真正用心去了解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其實,剛開始做這些改變時,我心情上也需要很多過渡,但漸漸的我看到自己的轉變,也看見自己的成長,更感覺到脫離物慾的枷鎖,身心更自在了。

別擔心,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過的舒舒服服的,沒有因為改變而賺了大錢,也沒有因為省錢而少給孩子一點。回想起來過往的日子,自己一直是理財絕緣體,對於別人說的『人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也不為所動,把自己好好地放入舒適圈,忽視時事,安逸生活,享受當下,覺得生活沒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的。如今,我覺得能好好審視自己的財務狀況是一件很重要的課題,雖然我醒悟的太晚,對理財也起步的太晚,但老公鼓勵我說,只要願意開始就是好的開始。接下來,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去實現,也有很多夢想等著與老公一起去完成,希望,這樣的成長動能越滾越大,也希望我們的成長能引領我們往更好的生活邁進~

這種紅是美國股市最不想見的畫面~(10/10/2025美國股市血流成河,隔天就Taco!)

無力感

剛掛完電話,深呼口氣,眼淚還是不聽使喚地流下來。

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別人的羨慕眼光?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與事實相反的真相?也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那些現狀?

暑假這趟旅行後,對我生活上有了很大的啟發,我頓悟其實生活可以很簡單,真實生活裡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物質享受,應該說我曾經瘋狂地尋找過那些東西,也真的花了不少時間去探索那些所謂上等人才懂的生活品味,與其說那些物質帶給我多大的快樂,也比不過帳單上龐大的數字讓我陷入懷疑人生來得深刻。而我也因這趟旅行更了解很多人事物並不像我想像中的被彼此珍惜著,在忙碌的生活裡每個人都期待著他人來配合自己的作息,沒有人真的願意放緩腳步或改變步伐來陪伴他人,到頭來,我們在台灣的度假就只能配合著他人原本的生活,過著比在美國還規律的台灣生活,但在離別時大家還是會習慣性的補上一句“下次回來我們一定要一起去哪走走”。其實,我早已過了被呼嚨的年紀了,也懂『下次』代表著也許再也不會見,更意味著你我都知道我們在這刻又再次錯過了彼此。所以,只要有人跟我提出下次的承諾,我只會禮貌性的微笑回應,因為我心裡清楚真正有心的人懂得珍惜當下,很多事情錯過就是錯過,永遠不要期待下一次!

從台灣回來後,我一直逃避著打電話回家給爸媽,我心裡有著說不上來的不舒服感,我的爸媽每次在我回台時總任性地做自己,但為他們自在買單的人是我,那個每天配合她們所謂的正常作息,吸收他們負面情緒的人,是我!爸爸不想講話時我只能學習跟空氣對話一整天,媽媽不想顧爸爸時就任由我整天忙碌也視而不見,他們如同孩子般的隨意展現所有好的壞的情緒,而我除了努力想帶他們出門走走轉換心情,卻冷不防的會得到『這裡也沒有什麼』『我們到底來這裡做什麼』的萬箭穿心。我知道沒有什麼地方是非去不可,重點是跟什麼人去吃,用什麼心情去看待,就像熱戀中的情侶就算去吃路邊攤都覺得特別甜蜜,因為特別的不是食物是心態。我總希望用自己在美國充滿滿的正能量帶給他們快樂,但現實總與我想像中差的好遠,往往只能打包滿滿的負能量帶回美國再次進行修復,可怕的是這些負能量不僅跟著我回美,還深植我的腦細胞,三不五時就跑出來啃蝕我的正面思考,讓我足足有一個月時間處於一個沮喪易怒的狀態,連我自己都快不認得我自己。

對於離鄉背井的我來說,心裡永遠對爸媽有種虧欠感,所以,每一年我努力的安排時間,認命的飛,因為我希望盡我所能的彌補那些他們需要我的日子,一年飛兩次,一年將近快兩個月時間在台灣。朋友都羨慕我可以常常回家,我笑而不答,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從小到大,我沒有從媽媽那得到過什麼樣的肯定,記憶中,我常常覺得悲傷的躲在被窩裡哭泣,我也曾自覺是童話故事裡的仙度瑞拉。我媽總在我很需要鼓勵時把我僅剩的一點點信心壓得更低更低,讓我常常不知所措,她總希望我能如同她那些成功朋友的孩子身上找到成功模板複製,但當我努力嘗試去做點什麼時她往往是第一個拖我下水的人。她如同一面鏡子照著滿身傷痕的我,在她身上看到很多負面教材,也讓我引以為戒,我知道我不能改變我的父母,但能努力改善自己與下一代的觀念與關係。只是,一通電話讓我再次跌入負面情緒深淵,幾句話就把我好不容易補好的傷口再次揭開。我其實一直不希望在還沒修復好前再次引火自焚,但又擔心太久沒打電話回家關心是件不對的事,但到最後發現一切只是自己多想而已。被親人傷害的痛是最無法說出口的痛,我想這次之後我需要更多時間的調適與修復,希望能早日康復!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媽媽升級版

我常常在想,媽媽這個角色對孩子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在孩子心中佔的比例又有多少?對於那些生命中沒有媽媽存在的人,他們又是如何在長大後建構媽媽這角色?回顧一下自己與媽媽的相處過程,我的媽媽從我很小時就一直是一位職業婦女,她雖然沒有漂亮的學歷,但工作上認真負責,加上幸運的遇貴人提攜,所以,在職場生捱上算是非常順遂到退休。也因她在工作上找到強大優越感,對我們生活上或功課上反而沒那麼上心。而我自己從小就很會打掃家裡,尤其到過年期間,我總會花很多時間把家裡收納整齊,媽媽每次看到我把家裡打理乾淨總會大大誇獎我一番,我也樂於這樣的互動。但自己當媽媽後才慢慢了解,其實,當媽媽身上缺乏某些動力時會無形間把這股力轉嫁到女兒身上,就像我媽不擅長家事,所以,我為了讓她開心我學會做家事,反觀我兩個女兒相對就鬆散許多。而從我有記憶點以來,我的媽媽好像也沒特別為了我們改變什麼,不管是脾氣,或是處事態度上,始終如一。只要母女一吵架,認錯永遠只有孩子的份,因為在媽媽的觀念裡,媽媽永遠是對的,媽媽的出發點永遠都是為孩子好。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一直對媒體上宣導的『當媽媽這角色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與孩子互相成長的機會』保持懷疑態度,因為,從小到大我的腦海裡從沒被置入這樣的訊息。

也因自己在這種強權的模式裡成長,讓我再跟自己孩子相處過程中多了許多摩擦,尤其當孩子慢慢長大時,他們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當我複製媽媽的作法要求他們聽我的,只要不聽話惹我生氣就該道歉,只要他們不道歉我就會更加生氣,覺得孩子忤逆了自己。也因如此,我與大女兒在她國中時有了一次大爭吵,我要求她當面跟我道歉,不然就滾出家門,沒想到她就真的跑出去了,事後我們靜下來談談,她不僅不跟我道歉,還跟我說要她道歉可以,前提是我也必需跟她道歉。雖然事到如今過了很多年,我們誰也沒跟誰為此道歉,但這件事就像是一個「疙瘩」留在我心,我也不覺得這疙瘩會有撫平的一天,反成為一個『警鈴』般黏在我的腦海裡,時時提醒我適時按下暫停鍵,並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學習認錯。畢竟吵架是一體兩面,爲彼此的觀點找出口,我不應該總強求孩子只接受我的看法,也不應該只要求孩子單方面的道歉,當我沒辦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轟她出門時,這就是她指出我做不對的地方,我也該為此道歉,才對。我老公總說,當父母是一項挑戰,當好的父母更是一項神聖的任務,需要不斷地檢討,學習,進步,再進步。說真的以前的我對這說法總是斥之以鼻,覺得自己一定有辦法像媽媽一樣永保媽媽的威風,但漸漸的我發現我錯了,而且大錯特錯。

孩子聽話時真的很可愛,但歡起來時真的很令人討厭。我也常常忍不住在散步時不斷跟老公抱怨孩子生活點點點,但抱怨完後,我還是想努力當個可溝通的媽媽,陪他們成長,陪他們歡笑。當了快16年的媽媽,算一算時間真的挺嚇人的,彷彿一眨眼孩子就這樣長大了。我很感謝有機會與孩子一起成長,也很感謝他們常常教我很多東西與奇特的想法。而我也因為他們學會編漂亮的辮子,就算我從小手殘,但只要孩子指定髮型我使命必達!我也慢慢學會在孩子有情緒時給予空間,不要把自己的擔心急成一位逼人精。我更學習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後,放棄自己的堅持當孩子最強的後盾。我也尊重他們的品味穿著,讓他們挑選任何適合他們的衣物,釋放控制欲。心境上的「轉變」其實蠻不容易,是許多情感拉扯淚水心碎與嘆息一路鋪捲而來的,但我感謝自己的勇敢,也謝謝自己願意去了解與孩子互相成長與互相尊中的意義,這條路上要學習的還好多好多,我會繼續努力,希望把『媽媽』這角色,越做越好!

姐妹倆於加州紅木公園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香味

每次從越南餐廳吃完飯後,總有一種爽了嘴巴臭了身體的感覺。我不是一個嗅覺靈敏的人,以我自己的五感神經來說,嗅覺應該排得上倒數幾名。但有些味道是深藏在腦海深處,就算只從影片裡看到某些場景或食物,我都彷彿依稀聞到那股記憶裡的味道。記得每次回台灣下飛機後走上機場大廳那味道,還有走出機場迎面而來濕濕暖暖溫溫的風,那就是台灣專屬的味道。我也記得高中時上完體育課,大家揮汗淋漓後回到教室時的味道,那種很想開冷氣卻更想開窗戶通風,難以形容的味道。還有,每回陪媽媽上傳統市場,生肉、菜攤旁賣炒麵四神湯混雜的味道。台北濕冷的天氣,捷運裡乾爽的清新味,以及,每每倒廚餘時打開桶子瞬間那五味雜層的怪味。對我來說,台灣的每樣東西有著它獨特的味道,千奇百態,伴隨我長大,再熟悉不過的家鄉味。

到了美國後,我的嗅覺更加鈍化了,美國的機場對我來說沒有特別的味道,紐約市的交通工具除了髒與偶爾不幸搭到流浪漢專車會有很可怕的味,其實那味也還能接受。街道上除了到處充斥著大麻味與地上冒出來的熱煙味,就是許許多多與你擦肩而過不同人種身上帶來的味道。而我們住的郊區,除了散步時會經過別人家時聞到烘衣機流竄出來的香味,還有各家除草後濃濃的青草味,有時下雨後煙雨濛濛的味道會讓我瞬間回到台灣溪頭步道,當然,也少不了冬天煙囪飄出來的燒木香。四季分明的美東,讓每個季節有著他們專屬的味道,超市裡秋天會推肉桂南瓜味,冬天有松樹烤餅乾味,春天狂推花香味,夏天有各式各樣的啤酒烤肉等,說起來美國生活好像多點層次與風味,但對我來說,通通是西方人的味。

我老公有著超強的嗅覺,很多的味道是透過他的分享才慢慢地體會到。譬如接孩子朋友回家,對我來說我嗅覺只分兩部分--我與其他的味道。但我老公他會跟我分析每個人身上的味道,他說美國人普遍喜歡噴得香香的,印度人有他們獨特的食物味,亞洲人通常就是體味,這樣得發現讓我很訝異,因為我從來沒注意到這樣的小細節。我也是因這話題得知老公其實很喜歡香香的女生,對香水也有某程度的關注,但對於我這種很不喜歡衣服上沾到香水味的人來說是一種挑戰,我反而喜歡每個人身上原有的味道。有天早上我幫小孩準備完早午餐,全身油頭垢面的躺回床上休息,老公窩過來抱著我說,你好香喔!那刻我忍不住笑了,因為,我知道自己有多臭...一個人對味道的感受其實夾雜著許多情感與環境因素,那天早上的油煙香蘊藏著我對家人的付出與愛,還有讓老公多睡一點的寵愛,我想那一刻再油膩的油煙味完勝躺在抽屜裡那罐迪奧淡香水吧!😆


網路陷阱


身在資訊量爆炸的今日,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也許有很多人很享受手機一打開有著看不完的資訊,吸收不完的訊息量,就算不出門也有看不盡的影片帶你進入各種想不到的異想世界,但對我來說,我卻一點也不感謝科技得神速進步,不喜歡現今的世界有著那麼多網美網紅或Youtuber的存在,更不喜歡在刷自己想觀看的視屏時得有意無意地的被強行置入不相干得廣告與追蹤。我必須承認這麼多的訊息量常常壓著我快喘不過氣,3C產片的濫用更讓我心生恐懼。看著身旁兩個孩子,我彷彿穿越時空看到手機與他們如同古代毒癮犯與鴉片般同等存在,孩子沒手機會很痛苦,不看短影片會全身不自在,更可怕得是,手機這東西更容易取得,還如影隨形,上學時他們可能會忘了帶功課但絕不會忘了手機。但目前已走到人手一/多機的趨勢,我們能有說不的選擇嗎?我們要如果告訴孩子你不能擁有,因為這是我們保護你的方式?誰願意接收這樣的愛?!那如果我們沒法說服孩子與眾不同,是否能接受他同流合污?

我向來是一個很謹慎小心做事的人,但昨晚發生的事卻讓我不得不說再怎麼小心翼翼都抵不過詐騙集團的有心操弄。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小時我做過一陣子的網購專員,就是幫客戶在最佳時間點買到想要的東西,我也因為這樣得機會接觸到很多高單價的奢侈品,也藉此幫小孩買了幾件高單價的童裝。孩子長的速度飛快,孩子真有場合穿上這樣高單價的衣服真的不到一兩次,有的吊牌甚至都還沒取下孩子就長高了。這樣的衣服很挑人送,留著也沒用,乾脆就上網賣了。看了好多人推薦,選了一個看起來相對可靠的網站,花了點時間把童裝整理一下拍了照,上傳並加上商品簡介等,我知道高單品商品需要的是時間等待,但奇妙的事就在我貼文沒多久,我的信箱就傳來了好幾封信,其中有好幾封是從網站support人員傳來的,說明有人要買我的東西了但因我沒有綁定帳號所以沒辦法入款只好交易取消,過一會又一筆交易取消同一個理由。我有點驚有點喜,想說怎麼會這樣快就賣出商品,於是就照著對方要求的方式登入銀行帳號,當時有點奇怪的是美國知名銀行卡他們通通都不收,但偏偏我手上有的都是大銀行的卡(事後我真的很慶幸這點),後來他問我說你手邊還有沒有其他家現金卡,我說我沒有,那時我還沒發現有什麼異狀,之後我給了他一張信用卡資料,對方跟我說因爲要先測試以後有沒有辦法使用這張卡入款,他先試刷看看,要我收到銀行的確認訊息時只要按確認就好,這時我還不疑有他,直到簡訊傳來一筆不知名的網站刷$210美金要我核准,我還傻傻的問對方我又沒買東西為什麼要按確認,就在那當下我頭瞬間像被雷擊中般得覺醒...我正在被騙的路上!馬上關閉通訊,上網科普,火速通知老公.....停卡。

以前,我一直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被詐騙,而且有些人還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同樣的事,但經歷過這次的體驗我懂了,其實,詐騙集團很會抓人心,或集團裡根本就聘請幾個真懂心理學的人?!就拿我的例子來說,他們知道會上網賣東西的人應該就是想把東西賣掉換點現金,如果賣的東西又剛好是高單價但砍價很多的應該是想快點脫手,於是抓住人性弱點進攻,而我也因想趕快成交而誤入賊區。 現在想起來還心有戚戚焉,我不知道如果當時我就給了對方現金卡,後果會是怎麼樣?也無法想像,我為什麼會呆呆地寫上我的卡號,還讓對方在停卡前試刷了好幾筆,好險我們有設定多層保護。隔天,我想把我網站上的資料全部消除時,我根本登入不了我的帳號,也許我的帳號也被盜用了,目前還不知道能不能處理,哎~經歷過這件事情後,我告訴孩子上網買賣東西真的要很注意,媽媽我已算是網路購物老手了還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沒辦法想像如果是孩子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他們有沒有辦法處理。詐騙事情層出不窮,我們也曾遇過郵局詐騙,雖然只是幾毛錢差額想說上網繳了就算了,BTW信上附的網址也是假的,好險當下我們有詢問郵局這狀況發現是一種詐騙手法,不然卡號一填被倒刷就不是帳面上看到的幾毛錢而已。網路購物真的很方便,網路世代也讓人們見證了很多不可能的奇蹟,但每件事情有好的一面也就會有壞的另一面,我沒有辦法抵擋科技的火速進步,也沒辦法阻止我的孩子沈浸在網路世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隨時提醒家人保護好自己的個資,不要隨意地把自己私人的事情公諸於世,也不要太輕易的去相信所閱讀到的所有訊息,這世界真真假假,加上AI的快速生成,要養成聰明的判斷力,才能好好睜大眼睛面對這瞬息萬變的虛擬世界啊~

年末解鎖

2024的年末計畫之一有項全家旅行,但因很多因素的牽絆,譬如天氣、交通、孩子與先生的變動行程等讓這趟旅行計劃遲遲無法定案,原本最初的提案是去加拿大魁北克與蒙特婁兩城市走走,但日子越靠近看到氣象一天天驟降實在沒勇氣訂下飯店,改變計畫往南邊稍微暖一點的城市去探索一下,但看來看去實在沒什麼吸引我們的亮點所以最終還是作罷,最後得到我們雙方的共識與青睞還是我們最熟悉的城市-費城。雖然費城我們全家已經去過無數次,沒有太多興奮感,反而成為是一種慣例似的每年都想去走走的老地方,不用花太多時間做太多功課,一個尺度不像紐約這麼大的城市卻一樣應有盡有,不用忍受北邊城市的寒凍,也不用太多掙扎一天要跑上好幾個景點,算是一個不太偏離舒適圈的小旅行吧!

這趟旅程我們一改往常住郊區的習慣反其道而行的住在費城的市中心,我們終於有機會好好的把費城那些難停車或以前叱之以鼻的觀光客路線全部認真走過一遍,天氣依然冷但還不到無法忍受的程度,我們第一次住在能步行到中國城吃飯的飯店,飯後再慢慢散步回飯店的途中還意外發現隱藏在巷弄間的聖誕裝飾,這是開車時絕對看不到的都市規劃巧思。隔天,我們到N 年前大夥幫老公慶生的韓國烤肉吃飯,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帶上孩子回到我們學生時期歡樂的地方有種奇妙的感覺,回想起每次到這家韓國店吃飯都好滿足,經濟又實惠,絕對是我年度最愛餐廳之一。當然,每年回費城除了探索一些新景點,回訪一些必吃的餐廳或商店,另一個必踩的點就是我們的母校,每年一定要在學校Love雕塑前拍上一張全家福就像是對這趟旅行畫上完美句號的象徵。

我們這次住在費城市中心的飯店很棒,還可以免費帶狗狗一起入住,唯一的缺點是沒有提供早餐或停車位。我們四個人+一隻狗住在同一個房間,空間其實還算寬敞,只是提供的被子非常少,所以我打了幾次電話跟櫃台要額外的棉被。只是,櫃檯人員對棉被的認知就是我們口中的薄毯子,因為他們通常會把房間暖氣開的很暖,所以薄毯對他們來說就剛剛好。但我們家的小孩習慣蓋被子,那種類似羽絨被,歐美認知中的厚被子,而且喜歡一人一條不然隔天就會有人哭哭啼啼說睡不好,一整個晚上都在搶被子...電話溝通了幾次後,好不容易櫃檯人員終於了解我的需求,送來了一條厚被卻是剛洗好半乾不乾的羽絨被外加一條白床套,老公跟我說對方告訴他只要把套子套上就可以使用了內裏會慢慢乾的,我一邊裝一邊怒氣都上來了,這樣的被子到底要怎麼蓋,不但不暖還會越蓋越冷吧?!我示意老公這樣的被子沒辦法接受,但老公說他已經不好意思再去麻煩人家了,因為對方說這是特別剛洗好的😡。

為母則強,大家都要面子時就只有媽媽能不要臉,我二話不說的抱起了被子沖出房門,穿著我的睡衣在樓層中徘徊,我多麼希望這時候能看見那個送被子來的人員,但晃了一圈什麼人也沒有我只好搭上電梯往大廳前進。一出電梯就有幾個人盯著我看,我完全把我的羞恥心放在口袋裡了,我走向櫃檯,當晚值班的是個南美西裝筆挺的男生,他一臉疑惑的看著我朝他走過去,他問我發生什麼事,我說明來意,他把剛剛送被子來給我的人喊了過來,那人說他已經跟我先生說明了,但我表示這樣濕的被子就算套上床套依然不能使用,我真不知道對方怎麼可以這麼天真的做事!而前台的人表示他們會處理好這件事,還提醒我下次只要打電話下來就好不用親自跑一趟(還穿著睡衣跟拖鞋?!這是我從他眼神中接收到的)而我回房間後不久,一條熱騰騰的被子就送到我們面前。

孩子跟先生針對這件事情對我讚不絕口,而我除了覺得丟臉還是丟臉,但為了孩子我還能有什麼選擇?!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件事,我突然頓悟到我之前一直擔心自己的英文說得不夠好,發音不夠標準,有時候甚至與客服人員溝通都要躲起來偷偷講電話,但我剛剛完成了什麼?就算大家英文口語能力都比我強但真正能解決事情的人,是我!!對於在美國生活我沒有太多聽不懂的顧慮但有著嚴重不敢說的心理障礙,但到這一刻我才了解,其實,是我自己矮化我自己的能力,否認我自己的極限,我開始慢慢學習在孩子面前勇敢的說英文,在家人面前坦蕩蕩地打電話給客服,經過這件事情後我好像把紐在一起那個結打開了,或者說是一種丟臉到極致後的重生也行。反正,對我來說這是個年末解鎖的小序曲,也是啟動我內在的驅動力。

過去這一年,辛苦了!辛苦了!新的一年,希望一切會更好,更美!再見了,2024,2025,我們都要更加油,開創更多的可能~

全家福@Upenn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聖誕老公公那點事

往年的聖誕節孩子都會列出想要的東西期待著聖誕老公公買單,去年他們自動升級到電腦版Giftster列表,把生日與節日想要的東西通通列上,還貼心的附上購買連結與這些物品在他們心中想要的評分,真是兩位省心的孩子啊!以前我曾問過孩子相不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公公?孩子的回答很耐人尋味,他們說:當然相信,信了就會有禮物!再來的幾年,我們不說明白,他們也不點破的期待著每一年的聖誕節的到來,鬼靈精怪的妹妹心裡應該也清楚我們就是他們的聖誕老公公,但每年還是會在聖誕夜前為聖誕老公公準備一份親手做的餅乾加上一杯果汁,然後把聖誕精靈包好好的讓聖誕老公公帶回,接著再用app追蹤聖誕老公公當晚的行蹤,一看到聖誕老公公朝我們家方向前進就催促著姊姊快上床睡覺,免得聖誕老公公來了會很尷尬!姊姊心裡當然也覺得好笑但還是乖乖地配合,因為相信的人才會有禮物啊!

每年聖誕節當天孩子都會起個大早,誰也不想錯過成為第一個拆禮物的人,而那個準備所有禮物的我更不想錯過捕捉每一年大家拆禮物開心的那一瞬間。我知道孩子他們心裡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也知道家裡的經濟可以提供他們什麼樣的禮物,他們不會要求的太過份,也很珍惜我們給予他們的每樣驚喜。我衷心感謝他們的配合演出,不管他們知不知情,我們各自做好我們想為彼此做的事情,這就是一種不點破的愛。因為,禮物拆完後我總會說,如果有不喜歡的禮物都不要免強接受,可以換、可以退、也可以要求再去挑選自己更喜歡的樣式,因為,我不希望他們免強收下不合意的禮物最後卻淪為擺設,所以,你說他們會不知情誰是聖誕老公公嗎?!但她們什麼也沒問!夠聰明吧?!哈哈~再過幾年姊姊就要上大學了,到時候每年回家過節一次都會是一段艱辛的路程,我很珍惜現在擁有他們的天真與快樂,也希望這樣隨意的歡樂時光可以一直伴隨著他們~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