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以前上班的生活,出門就等不及下班,平常日就等不及放假,總覺得工作時間特別漫長,休息時間卻又在轉眼間消逝的無影無蹤,每天忙著跟時間計較著,沒辦法靜下腳步好好體驗生活。升職為7-11全職媽媽,每天過著固定的作息,面對著不多於三的對象,不斷的超時,耗盡體力,沒有薪水沒有掌聲,生活平淡如水,我卻甘之如飴,期待著每天的到來,品嘗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是,最近生活上的變動讓平靜的生活起了漣漪,一件件事情碰碰碰連環泡出現,快的讓我有點措手不及。雖然這件事情是我回台度假前就討論好的,雖然這樣的結果是我們期待的,一切也乖乖的照著規劃的藍圖進行著,但這一刻真的來臨時,一切的一切還真超乎我想像的繁瑣,快樂指數完全抵擋不住反抗壓力節節飆升。

這幾年的紐約物價飆漲的可怕,紐澤西到紐約的過路費從06年的$6漲為$8,近日還宣布要調漲為$12,大眾運輸費、各種不同的稅目更是說漲就漲,完全沒有老百姓討價還價的餘地,紐約人像是待宰的羔羊,得學習向大環境妥協並練就強壯的臂膀準備隨時扛下更大的政府債務,我真懷疑多年後的紐約會不會只剩有錢人與窮人成為可悲的M型社會。不是因為要離開才這樣唱衰與老公一起打拼、一起經歷喜怒哀樂、一起買房、一起孕育小生命,有著滿滿回憶的大蘋果,只覺得要在紐約生存下來的確要有點能耐(耳邊響起If I can make it there, I’ll make it anywhere….New York New York這首歌),賺的錢要供養房東,養飽自己,參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動,能存到錢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朋友之中能靠自己能力買房這件事更是從來沒聽說過。紐約,是個很特別的城市,一個人人都想來朝聖的地方,但揭開神秘面紗,現實面卻殘酷的令人卻步。

離開,需要很多勇氣。想給寶貝大一點的活動空間是我們變動的主要原因,想給寶貝好的就學環境更是我們提早遷徙的動力。老公的新工作也剛好符合他的生涯規劃,家庭主婦的機動性也高,沒地域性的限制,想一想,有蠻充裕的理由讓我們離開紐約轉往康州過過不一樣的生活。只是,我們不再是小夫妻的那樣逍遙自在,說走就走,我們是有殼蝸牛的屋奴,想走也別想瀟灑的走,得先把這邊的屋子想好該怎麼處理。現在的時間點不是賣房的好時機,租屋絕對是上上策,但房客上哪找(找不到人就得掏老本養房),房客人品好不好(遇上壞房客人生就黑一半),這些都是附加上去的小問題。老公很努力的做了很多功課,也找了房屋仲介幫忙詢問,但我們心理有了最壞的打算,如果三個月都租不出去就賠本賣了。感謝網路資訊的發達,出租消息在網路上曝光兩天就接到許多詢問電話,也很幸運的,第一個來看房子的房客就馬上訂了。現在就等大樓委員會審理,如果一切順利,預計9月底開始出租。對方是透過仲接來接洽的,所以繁瑣的文件遞送都由仲介處理,但只要合約沒定案,我的心就一天懸在半空中,很不踏實。


我們的房子不大,但很溫馨很乾淨,寶貝很捨不得搬離,每次問她要不要搬去新家,她都說 “不要”。

康州是我們很少涉及的地方,但因老公之前唸書時去康州實習了三個月(也是之後的公司),我們對那邊的環境還不算真的很陌生。但實習時那種窩一下的感覺跟現在真的全家大小要搬過去的情況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我們好幾個週末都在紐約-康州來來回回看屋行程中渡過。一開始,我們打算先租屋,等老公工作穩定,等我們搬過去有多點時間慢慢了解環境,再考慮看看要不要買房這件事。房子看久了,還真會麻痺,越看越沒辦法確定,看越多知道的問題就越多,而最重要的是,康州的物價一點也不輸紐約耶,這跟我一開始『無知』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


這是我們目前最喜歡的公寓,也是正在接洽,第一年到康州會待的地方,希望我們能有時間好好善用公共設施,這些都是老公血汗換來的,呵呵!

等房事確定後,就要開始忙著打包、搬家公司估價、搬家、拆箱、整理佈置、適應新環境,還有郵件帳務、車子、銀行、郵局、保險等等資料的變更,加上寶貝在一旁“幫倒忙”,光想就頭痛,希望一切一切能順順利利,隨著我的腳步一件件完成,加油加油(自我喊話中+大口吐氣!!)

What's your name?

寶貝從21個月開始記得家人的名字,雖然沒辦法唸出全名,但只要稍微提示,她能清楚的唸出人名的最後一個字,當然也包括她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中她最喜歡媽咪的名字“曉”,不知道為什麼,她把“曉”與“名字”畫上等號,只要問她,某某人叫什麼“名字”,她回答永遠都是“曉” (沒想到她這麼愛她媽…哈哈!!)


影片是最近(22個月時)拍的,這時候的她已經把每個人的名字背的滾瓜爛熟!!看她回答油條的樣子...

每天寶貝洗完澡,我會請她爹來幫忙"整理"小孩,這年紀的她什麼東西都喜歡前面加個『阿』,譬如:阿機(飛機)、阿鎖(門鎖),理所當然,當我唱名她爹時,寶貝也自動的幫她爸的名字加上的阿,然後跟著我在浴室裡大喊,她爸從此之後就有了 “阿明阿~”的稱號,有夠鄉土、有夠古錐!

NONO小妞



從台灣回來後,我們在迷你空間中為Chloe佈置了一個小小讀書間,有張屬於她的小桌子兩張小椅子、專屬的書櫃,貼滿她作品的展示牆,一個完全屬於她的小小天地。她喜歡在這看書、畫畫、玩玩具,與她的兔兔熊熊們玩彈珠,也喜歡在這玩拼圖、聽媽媽說故事。繼髒小弟、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後,她最近愛上No David (作者:David Shannon)這本書,故事內容其實很簡單,講的就是頑皮的大衛做了許多令媽媽頭痛的事情,不管他做什麼,媽媽都會說『No』,但再怎麼頑皮,媽媽最後還是會原諒他說聲『I love you』。每天,Chloe都會拿著這本書要我念給她聽,聽到David做了頑皮的事,就會對著書大喊No。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Chloe學會了說No,從凡事『好好好』變成『不要、不用、NONO』小姐。我知道孩子都會有這樣的學習過程,但最近要寶貝做什麼、吃什麼,她老是跟我說NONO,讓我有時會失去耐性的想打她小屁屁。只是,測試了幾次,我發現寶貝並不是一味的說不要,因為每當我在她不斷的說No後問她 “要不要去公園玩?” 或 “要不要吃糖果?”,她都會很開心的看著我說 “好”。所以說寶貝長大了,不在是以前的傻丫頭,就算不要也只會說要,現在的她有著自己的看法與表達的方式。

刷牙口令
NONO小妞最近越來越有主見,連刷牙這件事也不想讓媽媽挿手,只是看她刷牙真的很有趣,因為她只會『一一一ㄚㄚㄚ』的念著巧虎教的口令,嘴巴一張一闔的好像一回事,但牙刷含在嘴巴卻動也不動,真傷腦筋。每天,我都要想出好多方法拐騙她讓我幫她服務(當媽的真的好累阿!!),有時候她不肯就是不肯,嘴巴閉的緊緊的,不然就是躺在地上哭鬧耍賴,要不是擔心她有蛀牙,還真不想因為刷牙這件事搞的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

愛漂亮的小女生
有主見的情況還出現在挑選衣服上,每次只要說要帶她出去玩,她就會快步的跑到自己的衣櫃,邊跑邊喊 “選選”,因為她要自己挑衣服、挑髮飾、還要搭配鞋子,有時搭配的不錯我會依她,但搭的太奇怪時,我就得慢慢跟她溝通讓她改變心意。愛漂亮的小妞當然不會錯過媽媽塗塗抹抹保養時間,每當我擦保養品的時候,她總愛坐在身旁看我使用產品,每擦一罐就跟著拿起來使用看看,一拿到化妝水就知道要使用化妝棉、學我拍拍臉、按摩的樣子,真是好氣又好笑。

3M吸水海綿
Chloe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強力吸水海綿,不管丟什麼東西給她,她都全盤吸收,就算有時候大人不小心說溜嘴的,也一併吸入,所以我們現在講話都要特別小心謹慎。而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從22M開始會自己說『請幫忙』『謝謝』『對不起』,會數數字1-10,從『媽媽』『起來』兩個字延伸為四個字『媽媽起來』,學習過程跨進一大步,我想應該離跟爸媽頂嘴吵架的時間也不遠了吧!

分手吧
有些媽媽不喜歡小孩吃手手,因為怕不好戒;有些媽媽不愛小孩吃啾啾,因為容易掉來掉去吃了怪噁心的,我卻覺得不管是手手或是啾啾都是媽媽的好幫手,小小心靈最佳慰藉。寶貝從出生開始就沒有一天可以跟啾啾分離,吃啾啾時間比喝ㄋㄋ來的多又長,記得寶貝小時候跟全家人出遊,啾啾是大家最在乎的,但有時候越想記得的事情卻偏偏越容易忘,這時全家人都會變得緊張兮兮,好像沒有啾啾寶貝的乖乖指數就會從100%降到50%。說也奇怪,啾啾沒味道也不好玩,但對小孩來說確有種神奇魔力,可以瞬間安撫哭哭啼啼的小朋友,還大人耳根清靜。最近寶貝看了牙科,醫生說為了牙齒美觀,一定要戒奶瓶與奶嘴,只是奶瓶與奶嘴已陪伴寶貝快兩年了,忽然要跟他們說掰掰不是件容易的事,於是,我先從奶嘴下手。看診後的第一晚,寶貝在半昏睡狀態時不停的呼喊著 “啾啾,媽媽,我要啾啾”,從開始的小聲哀求到後來快哭出來的乞求,我鐵下心來就是不給,決定整夜不睡覺跟她搏鬥。但說也奇怪,寶貝喊著喊著就這樣睡著了,雖然嘴巴會因想念啾啾而牽動著,有時發出一些不舒服的唉聲,但除此之外,情況比我想像中好了太多。接下來的幾天,我如法炮製,已將近一個禮拜沒有啾啾的陪伴,她也沒有太大的抗議活動,啾啾就這樣算是被我給強行分手了。接下來,等著挑戰惱人的奶瓶問題….

媽咪是點唱機
我喜歡給寶貝聽音樂,不管是英文日語中文台語,不管是古典流行鄉村或雷鬼,我全力放送。睡前,也會為寶貝唱上好幾曲哄她睡覺,只是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成了寶貝的點唱機,只要大小姐不愛聽的歌曲,她就會說 “NONO”要我換首,然後我就像KTV的播歌小姐,不停的被點唱也不停的被卡歌,有時歌曲音樂還沒下就被砍頭,有時唱的正開心也被迫卡歌,這樣下來就算腦袋中有再多的曲目也經不起如此嚴厲的考驗,記得有天晚上我連續被卡了好幾首歌,窮途末路下連『梅花』、『蘇武牧羊』都拿出來充數,心虛到自己都覺得好笑。別以為這樣的音樂薰陶沒有幫助喔,我發現只要是媽咪唱過的歌,再次聽到同樣的音樂,她會特別有反應,所以,就算我不是什麼大歌星,也堅持每天都要唱給她聽(嘻嘻~)。

期待著寶貝長高長大,變個更聰明更懂事,心裡某個角落卻又奢望著她永遠都是我的小心肝那樣的膩在我身邊撒嬌耍賴。與她的生活點滴就像珍珠般珍貴,我會努力的琢磨,讓顆顆珍珠發光發亮,然後再小心翼翼的串上這屬於我們的甜蜜光圈。

Chloe, 22M, 10.5kg,84cm

就是妳

媽媽都說我是個好命鬼,每次回台總會有些好康事情發生,就像這次回家,剛剛好就來了一個幫忙的阿姨,媽媽說這樣一來,我不但不用擔心家事只要專心帶小孩,還有個人讓我使喚著用,多好,但我心裡完全就不是這麼想的。第一,那個幫忙的 “阿姨”,喚她 “阿姨”的確很牽強,因為她年紀比我小六歲,怎麼好意思叫人家阿姨!(之後我用阿尼來稱呼她,因為Chloe是這樣叫她的)雖然阿尼在我們家住了一個月後從黑黑瘦瘦、營養不良的國小型身材變成頭好壯壯全身肉肉的健康寶寶,但是看到她的第一眼要我叫她做事,一定會被說是虐待童工的黑心雇主。第二,打從一開始,我就不喜歡家裡有個陌生人進住,這樣生活起來多憋扭,不能自在穿著內褲在家翻滾,有時一恍神還會被來無影去無蹤飄忽的身影給嚇著,我不喜歡。還因為家裡之前幫忙的阿姨與男友偷跑的經驗,我還要擔負起看管的責任,有時候出門還得偷偷摸摸的免的被她知道家裡沒人在會胡作非為,久了我還真不知道我是主人還是她?!搞的好像是我偷跑的樣子!

家裡有個人幫忙,大家的確輕鬆許多,衣服洗燙有人負責,地板永遠踩起來都有『刮刮刮』潔淨的聲音,早餐有新鮮的果汁,晚上有水果盤,排列整齊的擺飾與書籍….只是,阿尼來的第一天說她不會講中文,也聽不懂英文,跟她溝通只能用身體語言比手畫腳的,一樣簡單的事情就要溝通的老半天,剛開始真的非常辛苦。還好,媽媽有耐心、她也還算聰明,所以在彼此摸索一陣子慢慢有了一點點點默契。只是,我發現阿尼並不是真的不會說中文,她只是選擇性的裝傻,每當爸媽出門只剩我Chloe跟她時,她永遠躲在房間休息,她很清楚老闆是誰她該做事給誰看,這樣的幫傭說起來算機伶,沒來多久就知道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裝模作樣,但對雇主來說是個頭痛人物,因為我這個管理員必須不斷的找事情給她做,不然就只好戳瞎自己放任她偷懶領薪水。媽媽一開始也覺得頭痛,但是想說只要每天把事情規定好,她能妥當安排時間,那她要怎樣偷懶我們也沒辦法,但漸漸的,我們發現她為了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做事就越來越草率,甚至….偷東西。

回台灣,爸爸把他的手機借給我,我換上自己的iphone後就把爸爸的手機往抽屜裡放,直到要回美的前幾天,我打算換回手機還給爸爸,卻怎樣都找不到那支手機。我不信邪自己到了要吃銀杏的年紀,翻騙了家裡的所有抽屜,花了將近兩天的時間就是找不著那支手機,直到爸爸有點受不了的要我停止,我才死心。離開前,我把晶片放在姐姐桌上要她代為處理,之後就沒再去理會這件事情。有天,姐姐打電話給我說阿尼從我離開台灣後就不斷的偷取晶片打電話回印尼,每次一講都是好幾個小時,目前費用已高達上萬元,電訊局還打電話來關心。阿尼每天使用後晶片都會放回原處,不知道該說她是笨還是聰明,以為這樣的動作可以不被發現?而我一直找不到的手機,也不知道何時早已落入她的口袋,愚弄了相信人性本善的我。

這件事爆發後的沒幾天,阿尼就被送回印尼了,家裡也恢復了原本簡單的模樣,我真的好命嗎?!我不知道,只覺得一場烏龍,讓我們又上了一課!!

趁著天氣正好

紐約這陣子的天氣怪的不得了,有時熱浪來襲氣溫直飆40多度,空氣從窗戶中透入可感覺出如蒸籠上滾燙的熱氣,柏油路、行道樹被烤得熱烘烘的,行人在悶熱的桑拿室中踱步著,逼近了人類耐熱的極限點。有時卻又涼快的不得了,晚上出門散步還會打哆嗦,天氣忽冷忽熱,令人難以捉摸。周末,趁著天氣正好,我們決定到中央公園騎車踏青去~

紐約提倡節能減碳騎車作環保的觀念有一段時間了,紐約市長說自從紐約市自行車步道增加後,不僅騎車的人數增多,連騎車交通事故也相對減少許多。腳踏業者也趁著這股熱潮在公園附近增設許多腳踏車租借服務,讓想要運動的紐約客或者想要探索公園的遊客有了除了馬車之外另一個健康又好玩的選擇。這次因為帶了寶貝一起行動,所以把租車時間延長為三小時,免的匆匆忙忙沒辦法玩得盡興,費用是兩大一小,兩台鐵馬,美金50元。

中央公園是紐約市大型的都市公園,面積3.41平方公里,長4公里,寬800公尺,是紐約客的一方綠洲。公園內的規畫蠻完整著,人行步道、自行車步道、汽車步道,一人一道,方向固定,絕對不行將自行車騎上人行步道,真的有需要時也必須用牽的,所有自行車、汽車、馬車都是單向行駛,周末禁止汽車行駛,減少許多交通事故發生的問題。但對於我們這種沒計畫想隨便騎騎的人而言,就有點辛苦了,因為,我們不能隨便逆向行駛到想去的地方,必須遵循著大家的方向騎,除非繞出公園外的馬路直接到達目的地。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繞了10公里長的環園道路一大圈(東57街-110街-西57街)。



三個小時騎騎停停,第一站Belvedere Castle,是眺望中央公園大草原湛藍的水池Turtle Pond最佳地方, 如果注意看紐約氣象報告,播報員常會說:"Right now, the temperature in Central Park is …" ,就是在Belvedere Castle上記錄溫度的。

Belvedere Castle

Turtle Pond

別以為公園裡應該一路平坦,不像騎山路般的起起伏伏,公園裡的上上下下的地形可真不少,對於我這個平常沒運動的弱女子(誤?)而言的確是個大挑戰。所以,接下來的第二站、第三站及第四站都在來不及到達目的地,陰涼的樹下或小公園平緩我的上氣不接下氣。

騎了三小時的車可以這樣躺平真舒服,Chloe跟媽咪一起作鬼臉!!

嘟嘴巴

鼻子捏尖尖

挖挖挖

這樣流點汗真舒服,這樣輕鬆的全家玩在一起真開心,雖然我的皮膚又再次被太陽無情的咬傷,我的大腿在過度使用後不聽使喚,不過我一點也不在意。寶貝也在三個小時non-stop的玩樂後,在腳踏車後座昏倒了(嘻~) Happy weekend!!

放大vs 縮小

回美至今滿一個月了,說真的不上班的日子還真的蠻愜意的,不用擔心晚上失眠白天遲到的問題,也不用煩惱上班時又遇到什麼二百五的事情,只要認真用心的把孩子顧好大家就會說我很完美,但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我到最近幾個星期才想通?回台灣時小姪女問我 “阿姨,為什麼你都不用上班?” 我開玩笑的回她 “因為阿姨是少奶奶阿!”,話雖說的輕鬆當然也帶點讓人忌妒的討厭,但心裡頭我卻有著嚴重的 “離職恐懼症”,覺得自己不再有生產力,擔心著未來生活、家計與小孩的一切一切。我說服著自己與家人「孩子黃金時段自己帶最好」的決定是認真思考過的、不用工作自由自在的生活是我夢寐以求的; 也在離職當下決心陪著孩子放大她的天地,縮小自己理想世界,但當一切生活真的以展新的面貌出現時,我發現,其實我還沒準備好。

以前上班時常可以忙裡偷閒上上網、收收信、打打電話,回歸家庭後,我發現,我居然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了。每天生活在這三十坪的住家,機械化的重複著得不到掌聲回饋的瑣碎家事,雖然女兒有著甜死人的笑容,看著她的成長有著無比的喜悅,但讓女兒成為我唯一的人際關係,還有許多”假性單親媽媽”的寂寞、無助滋味,這些都不是我一開始可以想像的到的。在台灣的時候,這種感覺並沒有這麼的強烈,因為身旁可以幫忙的人手多了許多,三餐不用擔心,有時想喘口氣時就拜託家人照顧一下。回美後,很多事情必須學著自己動手做,又捨不得女兒在身旁一直 “媽媽”長”媽媽”短的叫個不停,希望我陪她看書、陪她玩玩具、陪她看巧虎,很快的一天的時間就這樣被女兒給填滿。讓我感到最挫折的就是剛回美國調時差那段時間,每天半夜四點女兒morning call叫我起床陪她看巧虎、看書,煮麵給她吃,等爸爸上班後我們再回房睡回籠覺,心疼她的不適應,所以一直迷迷糊糊的在美國過著台灣的作息,每天幾乎出不了門。老公每天回家都會問 “今天作了什麼?有沒有出去走走?你有沒有看到某某新聞?或者某人在臉書上說什麼!”,我總會板個臉生氣的說 “老娘在家忙了一天,連出去的時間都排不出來,更別說上網”。家中的氣氛低瀰了好一陣子,直到最近,母女倆調整好時差,慢慢抓住寶貝的作息,一切才算上了軌道,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我能挪出時間坐在電腦前敲打出這篇文章。

回想起剛回台灣看寶貝的第一天,她跟公婆一起到台北車站來接我,只是她睡著了。我無法在當下感受到她看見我的喜悅,直到回家她醒了,反應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不但沒有開心還抿嘴想哭的樣子,這跟我想像中她會興奮的衝過來抱住我的景像差很多,於是我在臉書寫上:(把當時的感受貼上來最貼切了!!)

孩子的確沒什麼記億,二個月不見就忘了,雖然肯給抱抱,但看我的眼神很陌生,有點失落我不再是她的最愛。。。但我會加油!

接下來的日子我認真的努力著,但寶貝卻完全不領情,我難過的又在臉書上寫到:

與Chloe在一起的第二天,她抗拒著媽媽幫忙她洗澡吃飯還有睡覺,看媽媽的眼神依然陌生恐懼,媽媽還需努力。第三天,公婆幫忙想讓我早點上手,所以讓我幫Chloe洗屁屁洗澡吃飯等,但Chloe總是在哇哇哭叫中完成,看著她哭的傷心抽搐,作媽的也不好受,曾經她是我的無尾熊,現在卻不認我,唉~第四天,無力感上身,有種說不上來的難過,有點想放棄,我真的是個不夠勇敢的媽媽。第五天,Chloe依然選擇性的不理會媽媽,不過慢慢的發現她抗拒的哭聲由真哭變假哭,跟她說道理肯靜下來聽,相處的情況有慢慢轉好的跡象。第六天,看媽媽的眼神轉柔和,有東西也比較肯與媽媽分享,雖然有時候還是不願意跟媽媽靠近,但一切漸入佳近。今天要帶她回台中娘家住幾天,對我跟她來說又是一個新挑戰,不知道這樣的挑戰會不會讓母女倆的感情加溫,大家拭目以待?!

雖然Chloe是自己的孩子,但她抗拒媽媽的那股態度還真令我垂頭喪氣一段時間,完全沒有帶她的勇氣。婆婆說我都努力的一個禮拜,要我把她帶離他們身邊,情況應該會好轉點,如果我在這時候又離開她,那下次又會是另外一次的折磨。於是,從台北夫家回台中的娘家後的情況:

Chloe回台中後的情況,回家的第一天晚上,公婆幫忙我到Chloe睡覺時間才離去,Chloe一發現公婆不在就哭得呼天搶地,我一直重複著同樣安慰的話語,假裝打電話給公婆都沒效果,哭了40分鐘累了情緒緩和才睡著。第二天情況似乎好轉點,但每到洗屁屁與睡覺時間,Chloe還是會不習慣的哭哭,但哭聲已由真哭變成假哭。直到第三天,Chloe對媽媽似乎有點認同感,幫忙她處理一些事情也不再抗拒,對媽媽笑笑的時間也慢慢變多了,Chloe的笑容給了媽媽極大的勇氣。接下來的日子,Chloe除了與媽媽互動良好,也與婆家的人越來越親近,我喜歡看著大家玩樂在一起的樣子,想像的生活好像慢慢實現了~~

離開爺爺奶奶的照顧, Chloe又恢復跟媽媽黏踢踢的生活模式。每天,Chloe的阿嬤都會幫她煮上一鍋熱騰騰的粥,買好當天作飯的新鮮食材才去上班,姐姐與小姪女也陸續的上班上課去,爸爸沒去爬山時喜歡看書寫寫文章,我ㄋ就陪著Chloe看電視、畫畫、看書、玩玩具,下午Chloe陪著媽媽開車到處去晃晃、買東西、吃小吃、找朋友。我ㄋ深怕回美國寫文章腦子一片空白,所以每到一個地方就忙著在臉書打卡作記號,上載照片讓遠方的老公可以隨時同步母女倆的最新動態,還要關心照片有沒有達到滿意度,注意著好動的女兒有沒有胡搞瞎搞的,讓媽媽在百貨公司上演追趕跑跳碰的戲碼,這樣下來不披頭散髮是很難的。所以,剛開始出門時還會稍作打扮,化個妝穿的美美的洋裝,漸漸的,只要女兒的作息能配合乖乖坐車,逛街不會碰上想睡覺亂歡,就隨便套件衣服,錢包帶上就出門去,這也是為什麼三個月下來,我拍了將近1500張照片,卻很少入鏡的原因。晚餐時間,是全家人一天最開心的時候,大家盡可能的趕回家吃晚飯聊聊天,大家都愛看Chloe吃東西,因為小小Chloe什麼都愛嘗試,吃到合口味的還會不停的指著那盤菜要多吃點,看她吃東西的樣子,煮飯的阿嬤很有成就感很開心。飯後,全家人會在小客廳吃水果看電視,或著看著小朋友玩耍、表演跳舞走秀等,有時也會到7-11買買零食或到住家附近的店家散散步,有著家人陪伴的時間過的特別快。每星期,只要公婆北上或南下,也會停留台中看看Chloe,一起吃下午茶,買買東西,Chloe在台灣可說是備受寵愛,每天都像個快樂的小天使,無憂無慮的。而這樣的生活雖然平凡,現在回想起來卻是這麼的難得可貴阿~

前車之鑑,我在回美前給了老公良好的心理建設,告訴他別太期待女兒看見他的樣子,就算在台灣我努力的讓父女倆天天視訊。沒想到~~女兒阿,果真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兩個人雖然將近半年沒見,女兒看到他不但 “爸爸” “爸逼”叫不停,還給了他熱情的抱抱!! ( 咳咳~有沒有看錯?!) 回美後,女兒的語言能力進步神速,從簡單的 “爸爸” “媽媽”等家人稱謂,到妳說什麼她就能重複後面一兩個字,更厲害的是很多字彙,沒有特別的教她,她卻可以聽懂我說的話 80%左右,理解能力強到令我吃驚。另外,我要特別表揚她的好習慣:

物歸原處
Chloe玩玩具,我們會教她物歸原處,大部分的時間她都作的非常好。後來,我發現,她不只玩具會放回原來的地方,她連喝ㄋㄋ的枕頭,喝水的杯子等,只要她知道是從哪個地方拿給她的,她都會在使用後放回原處,這是一個很好的動作,我自己本身也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只是她能跟著配合,我很感動!

會自己說要上廁所
也許是巧虎的功勞,有天早上起來,Chloe說她要便便,然後就坐在她的小便桶上噗通噗通的大了好幾條黃金寶寶出來,看到這景象,我這第一次當媽的又是一個驚喜,對於她主動說跟真的作到的行為感到驕傲,一直誇獎她,也許是受到肯定,她愛上了那個便桶跟大便這件事,有時候一天會大上好幾回,看見她跟大便說掰掰的模樣更是可愛,而媽咪我也在糊里糊塗中完成了教她如廁這檔事(好像之前就說是巧虎的原因!)。尿尿訓練還在努力當中,雖然大部分的時間她會說”尿尿”,但還抓不準時間,有時候說完就尿了,有時候前一刻還說不想尿,轉身就盡情的解放了,但以她目前的進度,我覺得她算厲害了,所以,不打算用打罵的方式強迫她學會尿尿這檔事。

食物接受度高
之前我提過,Chloe對食物的接受度很高,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公婆什麼東西都讓她嘗試吧,不管是冰、糖、酸、辣或鹹,她來者不拒。尤其是媽媽愛的食物,她都很愛(是遺傳嗎?!)搞的我現在都得把自己的最愛讓給另一個最愛。也因寶貝不挑食,回美後,我盡可能在三餐外以水果填補她的點心時間,一天至少給她三至四種水果補充營養,也希望養成她愛吃水果的好習慣。

守信用&有禮貌
寶貝算是個講道理的乖小孩,有時候帶她去公園玩,遲遲無法把她從鞦韆上騙下來,但如果好好跟她溝通,”媽媽再推妳三下,妳就要乖乖下來”,她通常都會遵守承諾,不吵不鬧。答應的事情也不會因為貪玩或貪吃而忘了與媽媽的約定,算是個守信的小朋友。雖然寶貝是個 “比較慢熟”的小朋友,但是在外看到人都會主動的說 "Hi",也會適時的給朋友家人抱抱,嘴巴甜又貼心,難怪大家都愛她,呵呵~

只是,目前媽媽有個困擾的事情就是寶貝無法獨自玩耍或看書,不管作什麼一定都要人陪。有幾次我試著要讓她有自己的時間就離開去看報紙,沒想到她大老遠的把玩具搬到我面前,要我陪她玩。我不是不想陪她,只是擔心媽媽這樣長期的陪伴會不會造成她太黏媽媽,或者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我其實蠻希望當女兒的好朋友,希望她有什麼事情都能與我分享,但我又擔心女兒會因為有了我這個好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同齡層的小朋友成為好朋友。雖然,這個問題目前看來還不算是個問題,許多小朋友也都是這樣長大的,現在也好好的,但我還是得花點時間作功課,找出最適合寶貝的成長方式才對。

有了孩子後真的能體會到 “孩子是父母身上一塊肉”的道理,看到女兒跌倒,哪怕只是輕微的小傷,我都會覺得難過自責。看到她笑,我會傻傻的跟著笑;看到她哭,我就會揪心的安撫她。我知道她會長大,我知道她有一天會離開我們,所以,我更珍惜跟她抱在一起睡覺的日子,被她親的滿臉口水的美好時光,與她 “媽媽” “媽咪”叫不停的每一天。我想寫文章可以讓我靜下心來想很多事,也讓我更明白,其實,現在的我一點也不討厭這樣的主婦生活,而且還樂在其中享受著這麼特別與滿滿的愛!!

Chloe回台精選相本,請看這裡



回美後相本,請看這裡

For my family~

網誌又這樣停擺了好幾個月,說也奇怪,回台灣休息了兩個多月,沒工作的日子,每天不是窩在家裡當米蟲帶孩子,就是帶著女兒到處吃喝玩樂,嚴格說起來應該會有大把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才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天氣太熱?!),在台灣,我就是沒辦法好好靜下來在電腦桌前寫寫東西或上網瀏覽資料,三個月來過著與世界完全不接軌的生活。但怪的是,這樣的日子我過的一點也不會不自在,剛回家的前幾天還會有點手癢想寫寫在台灣發生的趣事,但往往在定下心的時候就有事情讓我分心(小孩睡醒哭啦、電話響啦、郵差來送掛號信啦…)就這樣,幾次下來,寫文章的動力就蕩然無存…

來美國唸書至今也有七年光景,每次回台都是幾個禮拜的短暫停留,久而久之也習慣以觀光客模式入境,這次有了機會回台停留長一點的時間,卻反而讓我這離鄉子弟有點那麼不習慣,是近鄉情怯吧,我想~這次回台除了陪陪兩個多月沒見面的女兒,更想把所有時間通通分給家人,盡可能的補足這些年來所缺席的點點滴滴。只可惜,這樣的美意在一開始並沒有做好完善的溝通,加上離家太久了,家人早已習慣沒我在身邊的作息,所以就算我大老遠回家,大家依然踏著原本的生活步伐前進,沒什麼特別的。這與我心中一直期待著,不同的生活、有家人陪伴玩樂著的日子有著嚴重的心裡落差,為了這樣的事情,與家人有了幾次不愉快的口角,說穿了就是理念不同,缺乏溝通,與許多現實考量。這樣不舒服的情緒也斷斷續續的困擾著我,直到回家的前一刻還在為一些小事鬧的不開心,這樣的誤會或者說是想法不一致,讓我至今回想起來仍然非常沮喪與懊惱,畢竟這完全違背了我的初衷。

我知道,爸爸一直努力安排著自己退休後的生活,看到他這麼的融入登山團隊,找到了屬於他的另外一個舞台,我很開心。雖然爸爸把很多時間分享給他的山友們,也因這樣我有了小小的怨言,但我還是很愛看到他爬山的活力、練歌的投入、看書專心、唸佛虔誠的模樣,有時心情好時還會陪著我們姊妹倆 “練肖話 “(台語),這些我都非常珍惜。媽媽一直是我心中的神秘女超人,有著過人的體力與耐力,每天不管外面的溫度飆得有多高,菜市場有多麼的擁擠,她永遠堅持著買最新鮮的蔬果給我們吃,每天不管工作再忙碌,總會幫 “米蟲們” 準備好三餐,有時雖然累的上眼皮貼下眼皮,只要我們姊妹倆陪在身邊看電視,她就捨不得先去睡覺。飯局、課程、還得三、四部韓劇的進度把她的行程塞的滿滿滿,也因為這樣我又有了小小的怨言,但說真的,我除了希望她的陪伴,還真有點心疼她的辛勞。回去的這幾個月,姐姐剛好工作上有了異動,忙的不可開支,公司與家裡騎車短短三分鐘路程,原本可以天天回家吃午餐,現在卻一點時間也抽不出來。雖然好幾個週末姐姐也盡力安排著全家出遊,但要她一個人一邊顧事業一邊顧著兩個公主,還要分心安排假日活動,實在難達盡善盡美。

回美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很多當時跌進死胡同裡怎樣也想不透的事,現在已慢慢釋懷,雖然有時想起那些小爭吵心裡還是會有點酸酸麻麻的,但心靈上的傷口似乎早已結痂癒合了。的確,家不是一個適合講理的地方,很多事情太清楚的分界誰愛誰比較多,誰分給誰的時間比較多,誰給誰的錢比較多時,就會為家庭和睦注入硫酸般的毒液,把家人腐蝕的遍體麟傷。所以,只要大家願意為家付出愛,用心守護家人的心不變,其他的東西實在沒什麼好計較的。當然,不開心的成分只佔了情緒起伏的一小部分,我還是從台灣帶回許多美好的回憶,只是不夠正面思考的我總會把負面情緒放大好幾倍而已。回台相本可以參考這裡

最後,我想對我親愛的家人說,希望很快的我們可以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給忘光光,把開心的回憶往心裡放,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