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聖誕節孩子都會列出想要的東西期待著聖誕老公公買單,去年他們自動升級到電腦版Giftster列表,把生日與節日想要的東西通通列上,還貼心的附上購買連結與這些物品在他們心中想要的評分,真是兩位省心的孩子啊!以前我曾問過孩子相不相信世界上有聖誕老公公?孩子的回答很耐人尋味,他們說:當然相信,信了就會有禮物!再來的幾年,我們不說明白,他們也不點破的期待著每一年的聖誕節的到來,鬼靈精怪的妹妹心裡應該也清楚我們就是他們的聖誕老公公,但每年還是會在聖誕夜前為聖誕老公公準備一份親手做的餅乾加上一杯果汁,然後把聖誕精靈包好好的讓聖誕老公公帶回,接著再用app追蹤聖誕老公公當晚的行蹤,一看到聖誕老公公朝我們家方向前進就催促著姊姊快上床睡覺,免得聖誕老公公來了會很尷尬!姊姊心裡當然也覺得好笑但還是乖乖地配合,因為相信的人才會有禮物啊!
每年聖誕節當天孩子都會起個大早,誰也不想錯過成為第一個拆禮物的人,而那個準備所有禮物的我更不想錯過捕捉每一年大家拆禮物開心的那一瞬間。我知道孩子他們心裡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也知道家裡的經濟可以提供他們什麼樣的禮物,他們不會要求的太過份,也很珍惜我們給予他們的每樣驚喜。我衷心感謝他們的配合演出,不管他們知不知情,我們各自做好我們想為彼此做的事情,這就是一種不點破的愛。因為,禮物拆完後我總會說,如果有不喜歡的禮物都不要免強接受,可以換、可以退、也可以要求再去挑選自己更喜歡的樣式,因為,我不希望他們免強收下不合意的禮物最後卻淪為擺設,所以,你說他們會不知情誰是聖誕老公公嗎?!但她們什麼也沒問!夠聰明吧?!哈哈~再過幾年姊姊就要上大學了,到時候每年回家過節一次都會是一段艱辛的路程,我很珍惜現在擁有他們的天真與快樂,也希望這樣隨意的歡樂時光可以一直伴隨著他們~
I am sorry but I love you
昨天因為孩子看牙時間更改,聯絡上耽誤點時間以致於我到運動的地方已遲到了幾分鐘,下車後我三步併兩步的快跑並習慣性地從袋子裡掏出手機開始尋找登記條碼,就在這時候我左腳絆到右腳跌了個狗吃屎,剛出健身房的夫妻小跑步過來把我拉起,而我當下的第一回應並不是「謝謝你」而是「對不起」,為什麼反射性地說出這句話我也不清楚,是對自己的不小心道歉還是怕嚇到對方而道歉?!事後,我回想起這件事,有股說不出來的惆悵。從小到大我被教育的理念就是服從、聽話、孝順與愛人,但是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怎麼被愛,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意見或勇敢對不正確的事情說不。我是在這種情緒壓抑的環境裡被餵養長大的,如果依樣畫葫蘆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女兒,我可能對這樣的情緒轉折不會有太大的感受,但偏偏我選擇逆道而行,也造成女兒成長過程中與我根深蒂固的想法有越來越多的牴觸與衝突。加上他們在美國的教育環境裡從來不提及孝順這件事,更別說什麼順從,那是什麼樣的概念他們聽也沒聽過。
對於親子之間的愛我有種說不出來的矛盾感,我心裡是愛他們的,但某個程面上我又沒辦法做到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就他們。總對那種什麼都捨不得吃穿省下來給孩子吃最好用最好的父母給予不認同的評價,也對那種拼死拼活不計較自己多苦只為成就孩子的父母感到不值。我總覺得如果自己都不懂的愛自己,要怎麼教導孩子去愛自己或別人?父母犧牲一切去成就孩子如果成功了一切好像就值得了,但如果不成功?是不是把所有的不值反加諸在孩子身上,那活在父母期望中的孩子難道不難受?我自己是沒辦法做到那樣無私的奉獻,我希望我想要的一切都能自己先體驗過,而不是把一切投資在孩子身上後然後期待著哪天有著回報,如果盼不到只好乖乖蟬聯神聖的角色。我知道很多人並不認同我這樣的想法,就連我老公也是如此,他就是大數據裡那種犧牲奉獻型的偉大父親,也因這樣的對照組,讓我對孩子的愛有著不確定感,懷疑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擺在第一位的我是不是不配作個好媽媽?不願意全然犧牲奉獻的我是不是不夠格當個稱職的媽媽?
對於親子之間的愛我有種說不出來的矛盾感,我心裡是愛他們的,但某個程面上我又沒辦法做到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就他們。總對那種什麼都捨不得吃穿省下來給孩子吃最好用最好的父母給予不認同的評價,也對那種拼死拼活不計較自己多苦只為成就孩子的父母感到不值。我總覺得如果自己都不懂的愛自己,要怎麼教導孩子去愛自己或別人?父母犧牲一切去成就孩子如果成功了一切好像就值得了,但如果不成功?是不是把所有的不值反加諸在孩子身上,那活在父母期望中的孩子難道不難受?我自己是沒辦法做到那樣無私的奉獻,我希望我想要的一切都能自己先體驗過,而不是把一切投資在孩子身上後然後期待著哪天有著回報,如果盼不到只好乖乖蟬聯神聖的角色。我知道很多人並不認同我這樣的想法,就連我老公也是如此,他就是大數據裡那種犧牲奉獻型的偉大父親,也因這樣的對照組,讓我對孩子的愛有著不確定感,懷疑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擺在第一位的我是不是不配作個好媽媽?不願意全然犧牲奉獻的我是不是不夠格當個稱職的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我是他們的一片天,只要是媽媽說的都是對的,沒有什麼好多想的,但漸漸地長大了,媽媽說的他們有時不但不聽連放入參考質都不願意,我也因孩子的轉變失落的措手不及,寫了無數教養挫折與自我激勵的文章,但每每一段時間就會再次陷入那股低潮迷離裡久久走不出來。下個禮拜我就正式成為一個15與12歲孩子的媽媽,同時要面對兩個青春期的孩子真不是開玩笑的令人緊張,想想這些年的陪伴過程我歷歷在目,從他們呱呱落地躺在我懷裡,說的第一個字,第一次上學期待又緊張的心情,第一次上台表演勇敢的模樣,與許許多多我們一起走過或做過的第一次,雖然,再來的日子裡我不會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選擇,慢慢的他們也會離我們遠去,發生什麼事情時他們也不會是第一個出現在我們身邊的人,但這些都不會減少我對他們的愛,他們永遠會是我這輩子最重要,最無法割捨的部分。
![]() |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
微笑
小時候的記憶裡早餐是爸爸準備的,有時候上學前需要有人幫我綁頭髮時,我會帶著被罵的準備把媽媽喊醒,也不知道是媽媽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的還是我小小心靈的恐懼,回想起那段日子總覺媽媽每次幫我綁頭髮時都好痛,有時候還有點隨便,也許因為這原因我姊姊很早就學會自己綁頭髮這項技能,但當時的我對綁頭髮就是一竅不通,更別說是反手編辮子。對於自己的孩子,我總希望翻轉過去曾缺失的那塊拼圖,所以,兩個女孩小時候上學前,我總是讓他們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幫他們編著頭髮再配上個美美的髮式,大寶這樣二寶也是這樣,直到老公有天送孩子上學回家後跟我說美國孩子大多頭髮亂亂的就上學去了,沒必要天天花這麼多時間幫孩子綁的漂漂亮亮的。直到有時花了大把時間幫二寶編好頭髮但她回家時已與同學同步披頭散髮,我決定慢慢放掉這項我給自己的任務。
我也記得每到週末時最常接到姊姊打來的抱怨電話,抱怨媽媽一早起床就開始嫌東嫌西,破口大罵,但又希望時間空下來時大家能好好吃個飯聊聊天,通常被挨罵完後大家只想鳥獸散沒人有好心情一起吃飯。姊姊每次打來說的事情大同小異但我完全能理解,不需身歷其境就可以完全感受到那冰冷的氣氛。也因這樣,我常告訴自己要引以為戒,有些事情能忍就忍,不要因一個人的情緒抒發而破壞了大家美好的一天。但每天早上走出房門,孩子的一個眼神,隊友的一個動作就讓我心情煩躁了起來,漸漸的一股壞情緒席捲而來,有時壓抑住了只會臭臉相待,有時忍不住就開始碎碎念,越叨念越發現沒人回應時會更加生氣,然後我就完全成為媽媽的復刻版,讓大家急著想逃離現場,天呀!原生家庭的渲染力真強,情緒與態度的複製性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地吸收進去,就算心裡一直是抗拒情勒這樣的事情 ,卻不需任何配對就內建成功了。
看著大寶那種不爽就嘟著嘴不太理人的樣子,看著二寶翹著腳看著手機嘴巴不斷咀嚼零食的模樣,我心裡一驚,他們不就是我自己的翻版,不管看了有多不順眼,我不得不承認那些舉動非常眼熟,孩子不就是有樣學樣而已。就像老公常開玩笑的說我剛剛抱怨媽媽的行為他能百分之百了解因為同樣的事情完全在我身上看的見,就算我嘴巴上批判著他人的不對其實也不就是在告解自己的不堪。專家們都說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我們有機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但我不得不說原生家庭的觀念與生活習慣真的會影響著孩子的ㄧ生,不管我們多麼努力想逃離,重新開機,那種內建式軟件就在那怎樣也刪不掉的。所以,與其想要拔除這些自認為不好的毒瘤,不如讓他們好好留在那裡,只要盡可能的不斷更新自己的心情,學習微笑漂亮轉身,多聽聽他人的想法,與新世代一起進步,也許這樣的生活會更美好更自在一點。
我也記得每到週末時最常接到姊姊打來的抱怨電話,抱怨媽媽一早起床就開始嫌東嫌西,破口大罵,但又希望時間空下來時大家能好好吃個飯聊聊天,通常被挨罵完後大家只想鳥獸散沒人有好心情一起吃飯。姊姊每次打來說的事情大同小異但我完全能理解,不需身歷其境就可以完全感受到那冰冷的氣氛。也因這樣,我常告訴自己要引以為戒,有些事情能忍就忍,不要因一個人的情緒抒發而破壞了大家美好的一天。但每天早上走出房門,孩子的一個眼神,隊友的一個動作就讓我心情煩躁了起來,漸漸的一股壞情緒席捲而來,有時壓抑住了只會臭臉相待,有時忍不住就開始碎碎念,越叨念越發現沒人回應時會更加生氣,然後我就完全成為媽媽的復刻版,讓大家急著想逃離現場,天呀!原生家庭的渲染力真強,情緒與態度的複製性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地吸收進去,就算心裡一直是抗拒情勒這樣的事情 ,卻不需任何配對就內建成功了。
看著大寶那種不爽就嘟著嘴不太理人的樣子,看著二寶翹著腳看著手機嘴巴不斷咀嚼零食的模樣,我心裡一驚,他們不就是我自己的翻版,不管看了有多不順眼,我不得不承認那些舉動非常眼熟,孩子不就是有樣學樣而已。就像老公常開玩笑的說我剛剛抱怨媽媽的行為他能百分之百了解因為同樣的事情完全在我身上看的見,就算我嘴巴上批判著他人的不對其實也不就是在告解自己的不堪。專家們都說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我們有機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但我不得不說原生家庭的觀念與生活習慣真的會影響著孩子的ㄧ生,不管我們多麼努力想逃離,重新開機,那種內建式軟件就在那怎樣也刪不掉的。所以,與其想要拔除這些自認為不好的毒瘤,不如讓他們好好留在那裡,只要盡可能的不斷更新自己的心情,學習微笑漂亮轉身,多聽聽他人的想法,與新世代一起進步,也許這樣的生活會更美好更自在一點。
![]() |
最愛的三個寶貝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
VIP
上星期在家庭群組裡邀請家人一起去看電影,因為媽媽群組裡不斷的放送有部賺人熱淚的卡通The Wild Robot正熱騰騰的上映中,等呀等大家已讀不回,直到晚上大寶跟我提起這件事並表示他已經看過這部卡通的書籍,所以興趣不大,老公說他想先瞭解電影內容再考慮要不要去看,恰好跟我想的不一樣,我是看電影前什麼劇情都不想知道,只想親自去感受看電影的樂趣。後來想想,與其勉強全家人一起去看一部我想看的電影,不如趁白天時間人少票價又合理時一個人去就好,又不是沒有行動能力的大人幹嘛一定得呼朋引伴。於是,隔天一早,我先到健身房上了一堂課,下課後就直衝電影院準備把自己浸泡在電影情節裡好好哭一場。買票時也沒多想,管他IMAX, 3D 或普通版,只要能配合我的時間就好。於是,我買了一場IMAX的電影票,購票時我還特別麻煩售票員給我中間靠後面的位置,結果對方話也不多說的直接把小螢幕轉向我說你自己挑吧!我看著空蕩蕩的電影間驚嘆說:哇!好空啊!然後選了一個中後的位置。直到電影上演,我一個人坐在電影間中央背脊開始發涼,幻想起各種電影院槍殺事件,誠實的說在那當下,我害怕的孤寂感遠勝包場的尊榮感。
電影開場了,我把預先準備好的零食拿出來吃,手帕備在一旁,準備好好來哭一場,因為有朋友說她邊看邊哭了一個小時,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預設立場與期待,我反而一直在等我的哭點,沒想到我的哭點好高呀。故事內容我就不多說大家谷歌一下就知道,來說說真正讓我掉淚的地方吧!是當機器人媽媽努力想教會小鵝飛翔時,她帶著小鵝努力往前衝,直到小鵝展翅飛翔時機器人媽媽的程式設計裡呈現的是『任務完成』,這片段讓我不經想起與孩子的關係不就如此,我們做父母的一天天的陪著他們成長,看著他們進步,直到他們可以獨立自主的面對這個世界,把他們的手交給下一個可以給他們繼續幸福的人時,我們的任務也就告一段落。雖然這樣的畫面可能離我們現在還有點距離,但光想像就夠讓我的心痛痛的。故事裡另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原本冷冰冰的機器人因為媽媽的身份後,努力想找出生物與生俱來的內在感受,對有生命的個體來說要做到這點也許不是太困難的事,但對一個永不被內建這樣東西的機器人來說的確是天方夜譚,但故事最終她還是做到了,再次驗證母愛的偉大,母親光輝可穿透任何銅牆鐵壁。
看卡通電影時需保有一定的赤子之心,不要太探究故事的真偽與可行性,只要跟著故事的節奏放感情就好,把自己的內心回歸到小小孩的模樣,盡情的享受童話給予的樂趣。不要像我一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還一直認真的回想劇情,分析著如果有一天機器人真的有了人類的七情六慾,那我們人類最大的強敵就會變成我們一手打造出來的機器人,那樣的世界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世界,完全打臉『科技始終來人性』這句話。成長過程中陪著男友看電影,帶著孩子看卡通電影,真正自己買票進電影院的次數真的用一隻手指頭都數得出來。回想第一次自己看電影是生完大寶後從美國回台大進修一個月時晚上一個人跑到電影院裡看了Sex and the City電影版,印象深刻那部電影開場背景音樂一下,看見熟悉的紐約街頭,我早已熱淚盈匡了,在那一刻我才驚覺原來紐約的一切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原來一個人的自由自在已不再是我心裡追求的了....闊別多年,第二次一個人進電影院就是VIP包場體驗,過程有點恐怖也有點特別,很值得記錄一下,你說是吧?!
電影開場了,我把預先準備好的零食拿出來吃,手帕備在一旁,準備好好來哭一場,因為有朋友說她邊看邊哭了一個小時,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預設立場與期待,我反而一直在等我的哭點,沒想到我的哭點好高呀。故事內容我就不多說大家谷歌一下就知道,來說說真正讓我掉淚的地方吧!是當機器人媽媽努力想教會小鵝飛翔時,她帶著小鵝努力往前衝,直到小鵝展翅飛翔時機器人媽媽的程式設計裡呈現的是『任務完成』,這片段讓我不經想起與孩子的關係不就如此,我們做父母的一天天的陪著他們成長,看著他們進步,直到他們可以獨立自主的面對這個世界,把他們的手交給下一個可以給他們繼續幸福的人時,我們的任務也就告一段落。雖然這樣的畫面可能離我們現在還有點距離,但光想像就夠讓我的心痛痛的。故事裡另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原本冷冰冰的機器人因為媽媽的身份後,努力想找出生物與生俱來的內在感受,對有生命的個體來說要做到這點也許不是太困難的事,但對一個永不被內建這樣東西的機器人來說的確是天方夜譚,但故事最終她還是做到了,再次驗證母愛的偉大,母親光輝可穿透任何銅牆鐵壁。
看卡通電影時需保有一定的赤子之心,不要太探究故事的真偽與可行性,只要跟著故事的節奏放感情就好,把自己的內心回歸到小小孩的模樣,盡情的享受童話給予的樂趣。不要像我一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還一直認真的回想劇情,分析著如果有一天機器人真的有了人類的七情六慾,那我們人類最大的強敵就會變成我們一手打造出來的機器人,那樣的世界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世界,完全打臉『科技始終來人性』這句話。成長過程中陪著男友看電影,帶著孩子看卡通電影,真正自己買票進電影院的次數真的用一隻手指頭都數得出來。回想第一次自己看電影是生完大寶後從美國回台大進修一個月時晚上一個人跑到電影院裡看了Sex and the City電影版,印象深刻那部電影開場背景音樂一下,看見熟悉的紐約街頭,我早已熱淚盈匡了,在那一刻我才驚覺原來紐約的一切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原來一個人的自由自在已不再是我心裡追求的了....闊別多年,第二次一個人進電影院就是VIP包場體驗,過程有點恐怖也有點特別,很值得記錄一下,你說是吧?!
致過去的自己
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心裡有種痛痛的感覺?是不是也會無預警的陷入悲傷的情緒?或因某些小事輕易勾起不快樂的回憶?如果沒有,那恭喜你!如果有,那你一點也不孤單,因為在這平行時空裡有我與你為伴。前些日子寫了抽屜這篇文章時的心情與現在差不多,有點悶有點不快樂!有些事情卡在心裡那個關不起來也沒辦法打開清空的抽屜裡,只要有人不小心觸摸到它就會警鈴大作,搞得自己整天心神不寧。但認真說起來,不就是那些塵封已久狗屁倒灶的事,只是當時的傷痕太深太大太令人難以放下以至於每次回首都會忍不住掉入那深深的裂痕裡,直到有人伸出援手加上自身努力往外爬才有機會得救。但不是每次都能那麼幸運,有時一屁股跌太深就會陷入悲情的角色裡久久無法自拔,悲傷情緒蔓延全家,讓生活變得好不快樂,好幾度都自我懷疑是不是患上了憂鬱症?
對於憂鬱症我一直有著錯誤的認知,總覺得長期的處於悲傷難過的心情就是憂鬱症的前兆,直到在廣播中無意間聽到了一句話是這樣詮釋憂鬱症的我才恍然大悟,『憂鬱症是一種對周圍沒有感覺的病症,有憂鬱症的人心靈是個空,整個人如空殼般的存在』,我特別能理解這樣的解讀因為我爸爸目前就處於這樣的精神狀態。反觀自己,我的情緒被這麼多情感與回憶牽伴著,也了解自己的喜好及生活目標,這樣的情況壓根與憂鬱症畫不上等號。但我自己清楚內心深處有著數不清的傷痕,可悲的是多數傷痛都來至於家人...家人造成的傷痛嚴格說來都不算大,卻細水長流,滴水可穿石的那種後座力,針尖不大,可扎人最疼,舌頭無骨,卻傷人最深。有人說要平復心中的傷口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懂得與自己的過去和解,好好回到過去認真的看待當初的傷痛,痛哭一場也好,靜靜緬懷也好,不需要找出肇事者道歉來獲得心靈上的解放,而是自己認真走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心疼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好好安慰好好擁抱,才能真正放下那些傷痛,但具體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所謂自我和解的標準,我傻了?!
我曾試過幾個方式來治療自己內心的傷痛,一種方式就是把痛處不斷地說給不同人聽,毫無顧忌得全盤托出,有時伴隨著憤怒與眼淚,不停的說直到心理的痛如同靈魂被抽空般的一切也就釋懷了。另一種方式就是找個好聽眾,聆聽時不許提問不許反駁只需好好聆聽並適時給予認同與安慰就夠了,這樣的聽眾需有強大的同理心與愛心,用這樣的輸出方式能讓我的心靈短暫得到慰藉。而我身邊最佳的聽眾就是我老公,他已被訓練的知道哪個頓號後該接話,哪個句點後該來一個擁抱,只是有時抱怨的人如果剛好是『他』那擦槍走火的機率就大很多了。其實,不管用什麼方式治療自己的傷痛,我都必須說傷害造成就是造成了,要傷口復原到完好無傷的樣子需要很長很長的修復期,免強受害者釋懷更是在傷口上灑鹽的二度傷害。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別人敞開心房原諒他人的過錯,因為,你不是當事者,永遠不會懂他人曾經歷過怎樣的痛,更別大言不殘的覺得自己情商有多高。對任何事情也永遠不要說不,更不要太過自信覺得自己永遠不會遇到任何倒霉事。沒傷害就沒有成長,沒痛過就沒有醒悟,我也還在學習如何好好接住自己每一次的沈淪,也希望能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情緒管道,然後把滿滿的正能量回饋給愈挫愈勇的自己!
對於憂鬱症我一直有著錯誤的認知,總覺得長期的處於悲傷難過的心情就是憂鬱症的前兆,直到在廣播中無意間聽到了一句話是這樣詮釋憂鬱症的我才恍然大悟,『憂鬱症是一種對周圍沒有感覺的病症,有憂鬱症的人心靈是個空,整個人如空殼般的存在』,我特別能理解這樣的解讀因為我爸爸目前就處於這樣的精神狀態。反觀自己,我的情緒被這麼多情感與回憶牽伴著,也了解自己的喜好及生活目標,這樣的情況壓根與憂鬱症畫不上等號。但我自己清楚內心深處有著數不清的傷痕,可悲的是多數傷痛都來至於家人...家人造成的傷痛嚴格說來都不算大,卻細水長流,滴水可穿石的那種後座力,針尖不大,可扎人最疼,舌頭無骨,卻傷人最深。有人說要平復心中的傷口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懂得與自己的過去和解,好好回到過去認真的看待當初的傷痛,痛哭一場也好,靜靜緬懷也好,不需要找出肇事者道歉來獲得心靈上的解放,而是自己認真走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心疼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好好安慰好好擁抱,才能真正放下那些傷痛,但具體該如何做才能達到所謂自我和解的標準,我傻了?!
我曾試過幾個方式來治療自己內心的傷痛,一種方式就是把痛處不斷地說給不同人聽,毫無顧忌得全盤托出,有時伴隨著憤怒與眼淚,不停的說直到心理的痛如同靈魂被抽空般的一切也就釋懷了。另一種方式就是找個好聽眾,聆聽時不許提問不許反駁只需好好聆聽並適時給予認同與安慰就夠了,這樣的聽眾需有強大的同理心與愛心,用這樣的輸出方式能讓我的心靈短暫得到慰藉。而我身邊最佳的聽眾就是我老公,他已被訓練的知道哪個頓號後該接話,哪個句點後該來一個擁抱,只是有時抱怨的人如果剛好是『他』那擦槍走火的機率就大很多了。其實,不管用什麼方式治療自己的傷痛,我都必須說傷害造成就是造成了,要傷口復原到完好無傷的樣子需要很長很長的修復期,免強受害者釋懷更是在傷口上灑鹽的二度傷害。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別人敞開心房原諒他人的過錯,因為,你不是當事者,永遠不會懂他人曾經歷過怎樣的痛,更別大言不殘的覺得自己情商有多高。對任何事情也永遠不要說不,更不要太過自信覺得自己永遠不會遇到任何倒霉事。沒傷害就沒有成長,沒痛過就沒有醒悟,我也還在學習如何好好接住自己每一次的沈淪,也希望能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情緒管道,然後把滿滿的正能量回饋給愈挫愈勇的自己!
![]() |
每次都以為自己在看八點檔內心戲的老公總會在安慰我後說上面這句 是安慰?還是一種提醒? |
明天依然燦爛
剛從台灣放暑假回來,心情悶悶不樂,但我自己知道這次不是因為捨不得台灣家人,而是回到現實生活中很多不想面對的事情還是得面對。那段時間總覺得周圍特別黯淡,看什麼都不順眼,他人的臉色也特別的不友善,每件事情都特別棘手,小孩一句話可以牽動著我一整天的心情,老公的一個眼神足以讓我破口大罵,身心覺得好疲累,連呼吸都覺得卡卡不順暢,沒一件事情符合心意。開學前幾天,我每天就像是個糾察隊長般的盯著大寶,把前先日子對她的所有不滿通通翻找出來對證,她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讓我火冒三丈,重複講了好幾遍的事情更讓我失去耐心只想不停的數落她。可是越生氣越覺得她做不好,越覺得做不好就越覺得一切都是故意的,越覺得故意就越覺得她討厭,這樣不愉快心情每天輪番上陣,直到有一天我崩潰的哭著告訴老公,我一定是生病了,因為我不懂為什麼會有媽媽討厭自己的孩子?!媽媽不是應該對孩子有著無私奉獻精神,任何愛都比不上強大的母愛,但今天的我為什麼會是這樣?偏離道德軌道的我陷入了自我反省與否認,就算原意要求她的事情再正常不過,以及一些不難達到的基本禮儀,但因太多情緒的累積,讓我們的生活一直處在地雷區般的一觸即發。
對於孩子的生活規範我並沒有制定太高標準,但只要我開口要求的事情就會希望他們能放在心上,盡可能去遵守這樣的規範讓彼此生活都能輕鬆點。可惜的是,我眼中的小事卻是他們兩寶怎樣都難以達到的境界,譬如:放學回家後把便當水壺拿出來清洗乾淨,不難,但做不到。早上起床看到爸媽請好好打招呼,“爸爸媽媽早”而不是眼神不交會的隨意說聲“早”,不難,但做不到。接送他們時能在下車時說聲“謝謝爸爸或媽媽”而不是隨口說句“掰”,不難,但做不到。還有早點睡不要每天都拖這麼晚,少花時間在手機上自己的時間就可以多出很多等等。接著,我請他們將心比心的想想,他們要求我做的事情我有時候也不是很願意,但我還是努力去做,為什麼?因為我知道這樣做她們會開心。相對的,為什麼我已經說白了希望她們可以照著我想要的方式去努力這樣我也會很開心但她們就是不願意,是故意?還是不想努力?那當媽媽的可不可以也用同樣的方式回應她們提的要求?我說很多事情ㄧ開始要改變既有的習慣一定會覺得有些彆扭,但養成好習慣後這一切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步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週末午後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坐下來與孩子深談這些日子以來遇到的總總問題,天真的我也以為一切不開心的點會因此慢慢改善,深信我的眼淚不會白流,也堅信我說的話應該會打動孩子的心。但事實證明,我想太多了!隔天起來,我從糾察隊長晉級到警察局長把耳朵張得大大的就想驗收自己苦口婆心後的成果,但一切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他們依然選擇做自己!唉!人生中的破事往往接踵而來,不解決也不會消失,就算再解決得路上也總是挫折連連。我再度因孩子早上少說一句話而崩潰,幼稚的連我自己都嚇到,身旁的老公看到這一切心疼地對我說,『我應該要把這些事情分層來看,孩子這樣對我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愛我,也不是因為他們故意要挑釁我,只是這時候的他們並沒有把我放在他們心上,對這階段的他們來說最重的是朋友、社交平台、多少人給他們的貼文按讚、上學要穿什麼等,他們沒有心思在我身上,更覺得沒必要討好我,所以,我真的不需要把他們能不能盡力做到我想要的與他們愛不愛我這件事情劃上等號。也就是這時候的她們關心的範疇裡我的比例佔的微乎其微,那為何我還要自尋煩惱的硬把自己往他們心裡塞?』就像他們這時期的孩子不會想把家人照片放入他們的社交平台上,因為他們周圍的朋友都不會,他們當然也不會想這樣做,對他們來說,表現太有禮貌,關愛家人,當個懂事的孩子是件很怪的事情,而一些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到他們腦中都合理化了,這應該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代溝」吧?!
黎明前的黑夜總是特別黑,好似開車進長長隧道前彷彿永不到頭的道路讓人感覺不自在,只要等到時間到了,一切自然會有答案。就像那天聽完老公這段話,如同當頭棒喝,一切海闊天空了!的確,我到底在執著什麼,我的孩子並沒有不乖,他們只是某些點很難做到位,他們只是長大了,不像以前一樣黏著我,什麼都聽我的指示,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我也不應該永遠把他們捏在手心上覺得自己總是在為他們做最好的決定。我對他們的擔心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是不是真的對他們有幫助,如果我沒把他們教育好,有一天他們會不會因此被這個社會給傷害,真是那樣又如何?如果所有的困難我都提前幫他們披荊斬棘,那他們的人生還有什麼精彩可言。但奇妙的事情時就在我心結打開時,我的臉色亮了起來,我的心不在悶悶作痛,也能正常呼吸了,更重要的是,大寶好像也感受到我的轉變,慢慢改變她的一些“舊”習慣,也因彼此情緒穩定點讓她更願意分享學校發生的點滴,雖然早晨的她偶爾還是選擇做自己,但我知道在她們心裡不是不愛我,也不是故意挑戰我的極限,只是這時候的她又沒時間想到我而已,就這樣,不糾結不生悶氣,打開窗戶讓陽光從任何角度照進來,生活,依然燦爛!
對於孩子的生活規範我並沒有制定太高標準,但只要我開口要求的事情就會希望他們能放在心上,盡可能去遵守這樣的規範讓彼此生活都能輕鬆點。可惜的是,我眼中的小事卻是他們兩寶怎樣都難以達到的境界,譬如:放學回家後把便當水壺拿出來清洗乾淨,不難,但做不到。早上起床看到爸媽請好好打招呼,“爸爸媽媽早”而不是眼神不交會的隨意說聲“早”,不難,但做不到。接送他們時能在下車時說聲“謝謝爸爸或媽媽”而不是隨口說句“掰”,不難,但做不到。還有早點睡不要每天都拖這麼晚,少花時間在手機上自己的時間就可以多出很多等等。接著,我請他們將心比心的想想,他們要求我做的事情我有時候也不是很願意,但我還是努力去做,為什麼?因為我知道這樣做她們會開心。相對的,為什麼我已經說白了希望她們可以照著我想要的方式去努力這樣我也會很開心但她們就是不願意,是故意?還是不想努力?那當媽媽的可不可以也用同樣的方式回應她們提的要求?我說很多事情ㄧ開始要改變既有的習慣一定會覺得有些彆扭,但養成好習慣後這一切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步步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週末午後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坐下來與孩子深談這些日子以來遇到的總總問題,天真的我也以為一切不開心的點會因此慢慢改善,深信我的眼淚不會白流,也堅信我說的話應該會打動孩子的心。但事實證明,我想太多了!隔天起來,我從糾察隊長晉級到警察局長把耳朵張得大大的就想驗收自己苦口婆心後的成果,但一切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他們依然選擇做自己!唉!人生中的破事往往接踵而來,不解決也不會消失,就算再解決得路上也總是挫折連連。我再度因孩子早上少說一句話而崩潰,幼稚的連我自己都嚇到,身旁的老公看到這一切心疼地對我說,『我應該要把這些事情分層來看,孩子這樣對我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愛我,也不是因為他們故意要挑釁我,只是這時候的他們並沒有把我放在他們心上,對這階段的他們來說最重的是朋友、社交平台、多少人給他們的貼文按讚、上學要穿什麼等,他們沒有心思在我身上,更覺得沒必要討好我,所以,我真的不需要把他們能不能盡力做到我想要的與他們愛不愛我這件事情劃上等號。也就是這時候的她們關心的範疇裡我的比例佔的微乎其微,那為何我還要自尋煩惱的硬把自己往他們心裡塞?』就像他們這時期的孩子不會想把家人照片放入他們的社交平台上,因為他們周圍的朋友都不會,他們當然也不會想這樣做,對他們來說,表現太有禮貌,關愛家人,當個懂事的孩子是件很怪的事情,而一些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到他們腦中都合理化了,這應該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代溝」吧?!
黎明前的黑夜總是特別黑,好似開車進長長隧道前彷彿永不到頭的道路讓人感覺不自在,只要等到時間到了,一切自然會有答案。就像那天聽完老公這段話,如同當頭棒喝,一切海闊天空了!的確,我到底在執著什麼,我的孩子並沒有不乖,他們只是某些點很難做到位,他們只是長大了,不像以前一樣黏著我,什麼都聽我的指示,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我也不應該永遠把他們捏在手心上覺得自己總是在為他們做最好的決定。我對他們的擔心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是不是真的對他們有幫助,如果我沒把他們教育好,有一天他們會不會因此被這個社會給傷害,真是那樣又如何?如果所有的困難我都提前幫他們披荊斬棘,那他們的人生還有什麼精彩可言。但奇妙的事情時就在我心結打開時,我的臉色亮了起來,我的心不在悶悶作痛,也能正常呼吸了,更重要的是,大寶好像也感受到我的轉變,慢慢改變她的一些“舊”習慣,也因彼此情緒穩定點讓她更願意分享學校發生的點滴,雖然早晨的她偶爾還是選擇做自己,但我知道在她們心裡不是不愛我,也不是故意挑戰我的極限,只是這時候的她又沒時間想到我而已,就這樣,不糾結不生悶氣,打開窗戶讓陽光從任何角度照進來,生活,依然燦爛!
![]() |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
倒帶
好久好久沒有更新部落格了,
今年農曆年老公又放了我三個禮拜的假回台灣陪爸媽過年, 雖然每年我都回去過年但每年我爸媽都不太記得我們一起做了什麼, 也許是他們老了記不住了, 也可能是生活太過平淡到難以留下記憶點, 所以今年我決定要多帶他們到處去走走, 盡我所能的讓他們過個快樂的春節。現在回想起來, 我常常一天開了好幾個小時的車,有時開到全身痠痛, 有時還會帶點耳鳴的現象, 但這些都不足以阻擋我想帶他們出去的心, 每天晚上瘋狂找景點隔天早上起床就準備出發,直到我要回美國時, 我爸媽反而有種鬆口氣的感覺, 我這才發現原來我自以為是的陪伴對他們來說是這麼的有壓力, 以他們的年紀要每天陪著我這樣東奔西跑的確是種挑戰。如果, 明年還有機會單飛回去陪他們, 應該好好思考一下該怎麼樣規劃行程才是最適合彼此的陪伴!
從台灣回美國的隔天,小寶跟朋友約到跳跳屋玩, 對方家長體恤我剛回美國有時差要我回家休息她會留在現場照顧孩子, 結果回家吃個飯準備休息時就接到對方家長來電說小寶手類似脫臼了 哭了好傷心。我趕到現場看到女兒的手肘跑位了,整個人都慌了, 對方家長問有沒有熟識的醫生我只顧著搖頭完全沒頭緒。 朋友要我把女兒手扶好免得一放手就斷了,聽了我的心更慌, 一路把她的捧著高高的深怕一放就接不回去, 跑了好幾家診所都不收小病患,只好狂奔到兒童醫院掛急診去, 小寶沿路痛得直掉眼淚,我心裡是又氣又難過, 氣的是自己的大意讓她在沒睡飽的情況下去玩, 難過的是看著她這麼難受我卻無能為力。 好險經過幾個小時的麻醉治療,女兒的骨頭總算是完整歸位了, 不用動刀對我而言已是不幸中的大幸。接下來的好幾個星期裡, 我幫女兒洗澡,幫她更衣,帶她看醫生做復健,在此同時, 原本小寶在三月初接連有好幾場音樂表演與跳舞比賽通通得取消, 個人的表演還不打緊,偏偏都是團體的表演與比賽, 所以還得寫信跟老師道歉因此造成的不便, 並惋惜錯過好幾個展現成果的機會。還好, 這個意外在三個月來不斷復健後終於恢復正常了。
而這幾個月,我與上高中的大寶有著無數次的爭吵, 嚴格說起來也不能算是真的爭吵, 應該說大部分的時間是我一個人的咆哮, 一種由原本對她的關心到擔心,再從擔心衍生出必要的溝通, 但溝通不良後的不爽情緒就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爭鋒相對, 到最後大寶選擇沈默留我一個人唱獨角戲, 大概十次有八回都是這樣的流程。唯一一次她的大反擊, 是我們邊爭吵她邊哭鬧,我邊發怒邊吼, 然後她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沒辦法繼續跟我再說下去, 我一怒之下就吼她GET OUT,然後她這時就聽話的跑出家門了。之後, 老公與小寶都出門找她,留我一個人獨坐在家錯愕不已,因為, 這次的她沒有按著節奏走。最後老公安全把大寶帶回家, 而我卻陷入了一整個低潮旋渦裡走不出來,更慘的是, 當天晚上我們全家還要一起到大寶學校看舞台劇,隔天還有四天三夜的家庭旅遊, 在一點縫隙都沒留的空間下將兩個怒火中燒的人關在一起五天, 這樣的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而當時的我連想都不敢想接下來的幾天到底該怎麼過!還好,時間能治癒不少事,包括不好的情緒,之後的幾天我們也能心平氣和點的討論這件事情,雖然她依然堅持她的想法, 我也保有我的看法,但為了顧全大局,我選擇放下, 不然尷尬的不會是我們倆,而是同行的小寶跟爸爸, 以及難得的春遊計畫。這也是老公傳授給我的正向思考之一,他教會我放下不是一種認輸,而是因為懂得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 我認同這樣的想法也努力朝著這樣的態度去學習。
說到春遊,四月份小朋友有9天春假,我們決定來趟Road trip往北走到緬因州來一探傳說中Acad ia National Park的美麗面紗。開車距離算算約 7-8小時,我們沿途安排去程停靠一天在Boston,回程 一天停靠在Portland以減少舟車勞頓的辛苦。這次旅行走向偏大自 然風,除了兩天趕路住市區飯店外另外兩天嘗試郊區民宿。雖然竭盡所能分段前進,還是有種坐到屁股快麻痹時才到達目的地的感覺,民宿房間小而巧但應有盡有, 房子佈置的溫馨可愛!四月底的Acadia國家公園並非旅 遊旺季,所以有些商店旅館尚未營業,但也不難嗅到大家已摩拳擦掌為即 將來臨的大批遊客做準備。原以為緬因州的天氣會比較冷卻意外的溫暖舒適,全套的雪衣雪鞋完全無用武之地。在緬因州的兩晚我們都到當地超市買食材回民宿烤肉吃晚餐,雖然自己做菜的感覺很熟悉,但全家一起準備晚餐的感覺不管幾次都很棒。隔天一大早天都還沒亮,全家出門追日出,可惜因淡季部分路線關閉沒辦法照原計劃登頂 拍日出全景只好另擇其他點,但國家公園真不是蓋的, 處處都是美景!當天,我們挑戰了最難也是風景最美,沒有退路必須手腳併用的攀登步道Beehi ve Trail,很多路段是延著懸厓邊的梯子往上爬,一失足真的就 摔下山谷的那種可怕,往上攀爬的過程真有點後悔,但攻頂時心中卻是無比的感動 !接著我們又跑了好多著名景點Thude Hole, Jordan Pond有山有水美的像幅畫,傍晚再往南衝到燈塔看日落 結束了充實的一天,我們用一整天的時間把這麼大的國家公 園最美的景全走過一遍,真得很神奇!回想起這趟旅行很累但很有趣,讓我們暫時離開日復一日的生活,淡化生活中帶來的許多摩擦,像是一劑強心針激活了我們的身心靈,適時的出走對我們全家人來說,太重要了!!
從去年暑假回台灣後媽媽就有提到想帶爸爸來美國看看我們的計劃,雖然我每年回台灣兩次,暑假也會帶孩子回台灣探望他們,但這麼多年來爸媽始終沒有機會來美國走走,美國對他們來說太遠太陌生了。媽媽總覺得爸爸應該來一趟我們美國的家,了解一下我們的生活,不要在人生中留下什麼『遺憾』,但遺憾兩個字對我來說太過沈重了,每次媽媽說時都像是搬個大石頭壓在我身上,情勒的我快喘不過氣。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跟媽媽說請不要再把遺憾掛在嘴邊了好嗎?大家就朝著目標好好去計畫,開開心心的來玩不是很好嗎?我了解人生中難免會有所遺憾,如果真的不想要發生就努力去面對,不要覺得來一趟美國生活會有多大的翻轉,或者悲情的覺得這趟旅行是替誰完成什麼心願,那如果沒辦法達成呢?你的遺憾到最後只會轉變成我的遺憾,這種無形的壓力對我而言實在太不健康了。我心裡明白要爸媽這樣歲數的人來美國一趟的確是個挑戰,不要說光過海關這關卡,身體上的應對也是另一個關卡,因此,我沒有熱情的邀約,沒有滿足老人家被需要的感覺,反而把很多現實面說得清清楚楚,相較下讓他們想來的動力似乎又減少了一點。最後,在多方考量下,他們決定不來了。老實說,當他們在猶豫不決時,我們在這邊其實也很擔心,除了考量對他們身體的臨時反應,也商量著房間的配置,老人家對廁所的需求,還有該如何規劃最適合他們的行程與三餐飲食等等問題,畢竟美國不像台灣那樣方便,很多事情我們必須超前部署,要像媽媽說的不要麻煩我們,這絕對不可能。當他們說不能來時,這一切就不麻煩了,但我的心裡卻是異常低落,難過著我也不懂的期待,失落著原本好像就會是這麼一回事的結論。
每年的五月份對許多美國家長來說都是瘋狂的一個月,所有的活動表演比賽通常會在六月份學期結束前努力塞進這一個月裡,不只小孩覺得忙碌,家長的行事曆上更是記得滿滿滿。五月小寶有讀書會比賽,音樂會表演,亞洲日活動,戶外教學,運動會,各式各樣的party還有跳舞比賽跟樂團演出,大寶也有遊行音樂會跟樂團表演等,每天他們放學後我們不是在前往參加活動的路上就是坐在觀眾席裡的等待。忙雖忙,節日還是要過的,小寶在母親節那週末與老公花了一下午做了一個起司蛋糕給我,除此之外,小寶還做了一個非常特別的coupon mailebox讓我抽抽樂,非常有巧思。大寶在母親節當天開始才開始準備我的禮物,剛收到她的手工禮物時還有點質疑高中生程度的作品,但看到卡片內 容時我卻無法控制的掉下眼淚,原來14顆愛心代表著她對我14年 來的愛。高中的轉變,我們之間互動的拉扯片段快速的在我腦海中跑馬著,但那些吵吵鬧鬧都藉由這張卡片 傳遞的溫度讓我知道在她酷酷外表的她其實內心還保有顆稚嫩的心,暖烘烘的,最重要的是從她字裡行間中我還是能感受到她深深愛著我。至於老公對於我這位當了14年的小小資深媽媽,他也大方的表示他對我的感謝,至於是什麼心意我就不透露,我只想把他說的那句感動的話記錄下來『再貴重的禮物都沒辦法百分百感謝妳對這個家的付出,在他心裡我值得擁有任何事物』,有沒有很棒,多麼療癒的心靈雞湯,擁有這樣疼愛我的神隊友,我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 |
照片版權:Sandy的小小世界 |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