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

生日過後,大寶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謝謝,這讓我挺失落的,畢竟我為她做了這麼多的準備與佈置,跑東買氣球跑西買蛋糕的,不值得一句感謝嗎?只因為是她的生日??是的,我說過,為她做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願的,也是我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但是,就算收到禮物都會有句謝謝或擁抱,我卻什麼回應也沒收到,是我要求太多?還是,我沒把禮貌這塊好好教給她?記得小時候上學時總是衝忙出門,有時不管前一天有沒有準備好書包,隔天就是會忘了帶手帕、水壺,或者帽子、彩色筆等,雖然我知道打電話回家求救得到的答案永遠都一樣:“去給老師打一打,打過下次就會記得了”,但我每次還是不放棄的排隊撥通電話,一次次得到一樣的答覆,沒有例外,更不會有奇蹟。但我真的有因為老師的懲罰學會了什麼嗎?並沒有,我只是花了更多零用錢買了一頂頂黃色的帽子,後來多到我到處都丟一頂,這樣就再也不會忘了。我總想也許現在的我,一直在扮演著我小時候想要的媽媽模樣。所以,我總希望能陪在孩子身邊,給足他們需要的安全感,在他們難過時能第一時間給上大大的擁抱,為他們完成任何需要我的幫忙,這是我從小渴望擁有的媽媽,與現實中的媽媽反差極大。我心裡清楚,我的媽媽雖然沒照著我想要的樣子存在但她並沒有不愛我,她只是用著她覺得對的方式,就算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她依舊覺得自己付出了所有,認真的工作提供我們溫飽。也因為這樣的落差讓我思索,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麼的媽媽?我為孩子做的一切他們有感受到嗎?還是,我給他們的其實也不是他們所需要/想要的?就像當年我媽媽給我同樣的感覺??

我懂真愛是不求回報,也懂甘願做歡喜受的道理,只是,有時他們放學回家我為他們準備點心時,他們書包一扔悠哉得沈浸在自己的手機世界裡,讓我納悶在他們心裡我到底是什麼樣的角色?我該要求他們來幫忙嗎?上學一整天夠辛苦了,是該休息一下,但如果我不在,他們是不是也一樣會自己找吃的,那我到底該為他們做這樣的事情還是不該?我的心邊做邊搖擺著。為他們做太多擔心養出好吃懶做的孩子,不為他們做什麼我也做不到,所以,當媽媽的真能無所謂孩子的需要嗎?我心裡的小劇場分秒不停的再上演。對於面對兩個青春期的少女,專家們的建議就是鴕鳥式溝通,閉嘴微笑,或者努力當朋友就好,說穿了,就是不要想溝通,因為那是無效的努力。這階段的孩子就是朋友說的都是真的,爸媽說的就是要努力反抗,就算我們說的都是為他們好,但到他們的耳裡就是一種批評與不認同。現在的我努力學習看不慣他們態度時先抽身,給自己情緒找一個平靜出口,如同專家說的閉嘴微笑走開,因為在那當下我說出來的話就算是好意聽起來也特別刺耳。青春期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建議,他們已覺得自己夠大夠了解這個世界了。所以,大寶對於我給她的衣著建議回應就是“老氣”,對於我給他們功課回應就是“你又沒上過這樣的課妳怎會懂我的難處“。愛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豐富,要當一個稱職的媽媽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付出的是不是剛好孩子想要的更是一門學問。有人說沒說出口的愛是最深層的愛,這句話聽起來很有學問也很有哲理,但我不喜歡那種說不出口的愛,太壓抑了,我喜歡愛就是要大聲說出來,謝謝就是要適時地表達出來,不管是在怎麼理所當然的愛都值得一句”謝謝妳“。

版權所有:Sandy的小小世界
為大寶生日綁的花束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