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互換

現在悠閒的坐在窗邊小啜一口Aveda康福茶回想起上禮拜的生活,真的是可怕呀可怕,小朋友上上週末加上週一總統日和一個winter break(?)一連放的四天假,好不容易收假回學校上兩天課,又因下雪天又放了三天假,算一算過去9天的日子只上了兩天課。美國學校放假真不需要什麼理由,爽了孩子苦了爸媽。老公總問我當孩子時不會也很喜歡放假嗎?我回在台灣唸書時沒像美國一樣常常有假可放,在美國當了媽後更感受不到放假的感覺,所以沒辦法“理性”回答這問題。

今早終於有時間打電話回家好好跟媽媽聊聊天,我跟媽媽說上週好忙好累,還沒來得及細說,她馬上打斷我的話說:你又沒在工作的人是有什麼好忙好累?!她就是有這功力讓我一秒怒氣沖天,以前的我可能會忍忍就算了,今天也不知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得回說:不是只有工作的人才有權利喊忙,全職媽媽每天就是閒閒沒事做一樣。媽媽看出我不開心開始左右而言他,只是說話的氣氛不對,就隨便聊兩句掛了。事後想想,我為什麼這樣易怒?是不爽她沒有同理心還是不懂得關心他人生活?

我常跟自己內心喊話,要彌補媽媽曾經對我成長過程中的疏忽,雖然她自己本身並沒有察覺這塊,就像我說的她一直用她覺得對的方式在對待我,但當我長大後往回看這一切才發現跌跌撞撞的學習過程中只能靠自己不斷從錯誤中摸索而來。印象中一直是職業婦女的媽媽不曾幫我檢查過功課、沒時間陪我練琴、更不曾在我學習生涯中幫我提早規劃過任何事情,所以,我也多少能理解她的思考模式就是搭不上我這全職媽媽的想法。我走的方向與她完全不同,又或者說我一直往「媽媽就該如此」的方向走下去,只是,她從不在乎我的努力。

有時候覺得有個比自己還像孩子的媽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長大後瞬間很多事情都轉換角色的換我教她事情該怎麼處理才對,偶爾還得安撫她如少女般的心思情懷;但有時當我也需要慰藉時,我沒法找到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因為她往往只會領我往更混亂的地方去,或者極端的把我臭罵一頓。諷刺的是,有時越想逃離媽媽的影子就越活在她的影子裡,不經易脫口說出的一句話都會讓我瞬間跌入兒時記憶裡的自己,只是角色互換,過去是挨罵者,現在是那頭罵人的母老虎!

生活瑣事把我腦子搞得好亂,沒辦法靜下心來寫點東西,也沒辦法將事情暫時拋在腦後,只能趁一個人時好好休息一下,放鬆自己,多存點能量,然後再讓一件件待辦事情再次榨乾自己!

無憂無慮的小狗真好,地上一坨冰就可以玩得好開心!

讚美文化

我覺得美國教育很值得學習的一點就是不管老師或同儕之間都很大方的給予他人讚美,從孩子小時,就能輕易察覺到學校老師從來不會給予任何負面的評語,永遠都是正向或更正向,更別提什麼體罰事件,根本不可能在美國教育裡存在。而我也一直試著學習給予孩子讚美,但畢竟這不是我從小到大成長的文化,擔心給了太多自己覺得彆扭,給了太少又影響孩子將來的自信心,讚美到底該給多給少,這之間的拿捏的確是門大學問。

二寶每個星期三會上一堂團體小提琴課,這堂課集合程度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練習學過的曲子與熟悉樂理等,有時候老師也會請小朋友個別上台表演曲子。通常孩子一表演完,老師會請演奏者站在台上接受其他同學的指教,先說優點再說可以加強的地方。我發現在美國長大的小孩普遍會給予讚美,不管上台的人拉得多七七八八,他們也能從中找出節拍、姿勢等片段優點給予肯定。他們說出的建議也真的都很忠肯,絕不帶任何批評意味,聽了幾次他們相互給的意見,真心覺得他們在這方面表現都很棒也很成熟,有點自嘆不如呢!

二寶在小提琴表演後幾天去上跳舞課,有個比她小一點的妹妹因為同一個音樂老師所以聽過她的表演,她上課時跑來跟二寶說她覺得二寶的琴拉得很棒,她非常喜歡她的演奏曲。二寶回家後跟我說了這件事,我有點訝異地問二寶說她是爸媽在身邊時跟妳說這件事?二寶回沒有。我說那她真的覺得你很棒,而我也真心覺得那小女孩很特別,因為她不僅記得二寶的表演,還懂得私下給予讚美,這對小小7-8歲的孩子來說實在不容易。這件事後也不經讓我思考著該如何學習多給予他人讚美,或該如何讓這樣的好習慣落實在生活中。畢竟成長過程中,聽到批評的聲浪多於讚美聲,在那樣的年代裡想聽到他人的讚美是一種欲求,所以該如何將這種讚美文化淺移默化的成為生活中一部分的確是一個挑戰。

今早跟老公在討論procast裡的內容,大致上就是在說夫妻之間為什麼會為了誰為家付出的多少而有分歧,基本上女人抱怨自己為孩子付出的那麼多時,其實不是要聽到對方說你覺得累就不要做或背道而馳的覺得女人很煩只會叨叨唸。其實,女生想要聽到的不就是簡單的一句「你辛苦了」「孩子進步好多,都是你的功勞」之類的話。老公反問我說,如果女生要的就是這樣的讚美,為何不直說?反而要用迂迴的話語來激怒男生,再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認同與掌聲,這不是很矛盾?我只想說,給予讚美有這麼難嗎?如果女生覺得男生做得不夠好,男生只有張嘴哄哄女生,給點鼓勵與掌聲,就可以讓對方覺得舒服點,為何不做?!如果女生連這點精神慰藉與讚美都得來自要求,請問這樣的互動還有什麼意義?

學習讚美的確不容易,因為我們總習慣拿著放大鏡看別人,接受著別人好像與生俱來的優點,期待的生活能越來越好,直到看到他人的不順遂或不幸,才會驚覺只要健康活著就是幸福,習以為常的生活細節瞬間又轉為一種小確幸。人就是這種習慣性動物,很多事情久了感知就跟著麻痺。我想不管是自己或者在教導孩子這塊,我們都要學習感恩他人的付出與努力,學習不吝嗇的給予他人讚美。人因夢想而偉大,因讚美而不凡~

煥然一新之一

從去年家裡開始更新浴室與小書房後,我們一直在試著更新家裡一些看起來比較舊的物品,譬如窗簾、廚房的燈、樓梯地板、插座開關、還有近期內完成的三扇門。照片中的門原本是原木顏色,說真的他們很好也沒有故障,只是顏色較暗沉看起來像個老房子,所以,我們決定要把門換新等之後配上新的油漆應該會讓整個屋子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原本整修浴室時請工人一起換門,工人開價一扇門要美金兩百元,算算我們有三扇門耶,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貴,而且我們必須提供所有的材料(門+鎖+油漆等等)也就是說他們開的價就是工錢而已,想想還是算了,自己想辦法動手做看看。不試還好,一試還真把門的難度給搞了出來,換門不是我想像中把木板釘上去擦擦油漆就好,得來來回回試門扣環高度與原本門框上的扣環是否對齊,深度是否適宜才不會導致開關門時卡卡的,還有門的寬高度與門把鎖是否與原本鎖對的上,這些都得不斷的拆拆裝裝,試了好幾遍才可以確定,之後還得磨平粗燥表面,上油漆等等。上週末我跟老公花了一下午完成最後上漆的工作,原本漆第一扇門時,我們倆還說說笑笑,一邊漆一邊聊天,等到第二扇門時,因為我把原本沒要上漆的內框也漆了,所以,兩人開始有口角,到第三扇門時,兩個人的手已經酸到不想再講話,只希望趕快把眼前的活完成,現在想想都覺得好笑!雖然只是三扇門,但完成時還真有種成就感,還多了現賺美金六百塊的快感。漆完油漆後的隔天,我們兩個手完全抬不起來,連手指頭要撐開都痛,說真的這錢還真不好賺呢!

在美國生活就是要學會凡事靠自己最實在!

自我喊話

最近幾個週末幾乎窩在家裡,不是天氣不好出不了門,就是孩子的課程排的零零散散根本沒辦法放鬆出遊...上上週末忙著二女兒的小提琴試鏡,上週末忙著大女兒的辯論比賽,雖然說是忙,其實是孩子們在奮鬥,我只是在一旁遞水加油兼跑堂的人而已。二女兒每次參加小提琴表演時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就是原本拉得還不錯的曲子,總在要表演之前就會越練越出問題,不是忘譜就是節奏不穩,每次都信心滿滿報名後就越練越灰心,有時會想是不是自己把她逼太緊,但說實話跟認真的孩子相較起來我們練習的時間真的只是小菜一碟!要去試鏡前我其實也就抱著讓她去試試的心情,不要有太大的期待也就不會有相對的失落感。果真到現場時,大家盛裝出席,在等待區裡不停的練習著,我唯一提醒妹妹的就是把心定下來,琴準備好就好。以她的年紀來說,我已經覺得她很棒了,就算結果不如預期,勇氣可嘉!

大女兒上週花了好幾個小時與同隊的人討論辯論議題,週六花了將近8個小時參加辯論比賽,雖然結果不如她預期來的好,但對於她的認真與努力,我給予百分百認可!只是,在表現與付出間,有時候會覺得她不懂得如何衡量輕重。她花了很多時間參加辯論活動,但當我問她覺得參加辯論活動時有什麼收穫嗎?她回說不知道。我有點失望與生氣,失望的點是我不希望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生氣她很多事情都用一句不知道就簡單帶過。以過來人的心情看待自己的女兒,多少希望她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也希望她可以把時間花在對的事情上。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與偏好,但如果她能清楚的說出她自己喜歡這事情的原因,身為媽媽的我一定全力支持。當然,也許我太過老成、太過功利,不是每件事情都得衡量輕重、評估得失才做選擇,我只是希望如果她在這樣的學習中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許可以提早變換跑道,就算把省下來的時間拿來睡覺我都覺得是個不錯的選擇,不是一定非得把時間都排滿滿的才是一個充實又厲害的人,而是能規劃好自己,懂得善用時間做她想做的事才是我希望她這階段學會的事情。

也因為這樣,上週日的早晨我把大女兒唸了一頓,事後,老公問我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的脾氣,生氣之後呢?我說我不希望女兒瞎忙然後把自己搞得很累脾氣很大,全家氣氛都因此受影響。老公聽了我說的話知道我是心疼女兒,但表達上卻是責備她,所以女兒更沒辦法說出她內心的想法。他要我等心平氣和後好好跟女兒談談,不帶情緒的去了解女兒內心的想法,有什麼委屈是深藏在心裡想說的?我嘴巴上雖回我才不管她呢,但老公說的話其實我都聽進去了。我知道在那當下,我是沒辦法好好說話的,所以,我會等到適當的時機找女兒好好聊聊。也許,我不該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也不該想左右她的思緒照著我的意思走,她的確長大了,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想做的事情,我該學習的是尊重與溝通,而不是責備與放狠話。老公開玩笑說我怎麼每篇文章的結尾都是內省與自我喊話,我只想說要當個好媽媽/老婆又談何容易?!

好懷念曾經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
照片所有權~Sandy的小小世界

付出不是交易

「如果要做就甘願做,不要一直唸不停好嗎?」這句話是我昨天在廣播上聽到的,但這句話一點也不陌生,因為不管是我的原生家庭,還是我自己現在的家,這問題好像都一直存在。每天打電話回家,我的媽媽永遠唸著就是爸爸的不是,印傭的不好,她的辛苦與不開心,其實看她這樣我也很難過,總在想到底有什麼方式可以解決她的現況。我知道媽媽現在在做的事情並不是她心裡真正想要的,所以,就算旁人看起來不算太麻煩的她也覺得自己受盡了委屈。有時候我也很想脫口說出你要做就做,不要一直唸好嗎?不然,你就把爸爸送去養老院,這樣你就可以輕鬆點之類的話,但說真的,我沒那個膽。我也知道她會不捨,在道德線上她覺得她必須照顧爸爸,但心裡又覺得爸爸給他的情緒壓力高過她能承受的範圍,所以,只能不停的在抱怨與責任中糾結。

從小到大,我一直不喜歡媽媽用一種高標準的方式情緒勒索著我們,也一直希望不要把這樣的情緒帶到自己的家庭,但我覺得這樣的模式早已內建,就算怎麼想擺脫,有一天也會不設防地脫口而出。小孩小時,我總會覺得家裡亂一點沒關係,很多事情不急著做沒關係,重點是全家人在一起開心最重要,因為我不希望自己跟媽媽一樣每天都在糾察家人有沒有分工做好家事。但當孩子慢慢長大時,我也會不時的提醒孩子要懂的爸媽的辛苦,要懂的學會分擔家裡的工作,看媽媽做事時要懂的學會幫忙,如果他們遲鈍了或忘了我的叮嚀,我就會怒氣沖沖地唸他們好一陣子,真是熟悉的畫面。老公總是勸我說,家裡亂一點沒關係,什麼事沒做也沒關係,重點是要我開心點。我回他說,什麼事都要我做,不是現在做就是等一下要做,請問要怎麼開心?!

昨天去按摩,按摩的阿姨是個中國人,每次邊按摩就邊聊天,久而久之我們就像朋友一樣。聊天中我發現阿姨是個思想蠻正向的人,有顆開朗的心,她雖然學位不高卻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頗高。她指著家裡的牆面說這些都是她一個人油漆的,然後指著菜園裡個花架說那些也都是她自己釘的,還說因為她喜歡敲敲打打所以她先生買了女士用的電鋸給她玩。看著她說話的神情,我相信她說的都是真的,看似粗活她卻做得樂此不疲而且很有成就感。而她的豁達不經讓我反省著,為什麼我總覺得自己好忙,但一抱怨又讓人覺得無病呻吟,是誰逼我做不喜歡的事嗎?還是我內心期待著什麼樣的回報?這問題我想了一晚,覺得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與辛苦,很難退到第二線去想想別人做了什麼。做每件事情時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讚美,如果沒有,就會覺得不自在與委屈。我心裡知道自己有多愛家人,也知道自己願意為他們付出多少,只是我沒察覺到不如預期的回應污染了原本想為家人付出的好意。我該學習好好平衡付出與期待,學習偶爾閉嘴放空,努力朝「有快樂的媽媽,才會有快樂的家庭」目標前進才是!

為家人忙的眼睛紅咚咚,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照片所有權~Sandy的小小世界

閃亮亮

燕窩對我來說一直是一種高級補品,雖然從我媽長期吃燕窩的經驗來看,功效並不如帳單來的明顯,但對於老人家來說,燕窩就是一種“孝心”的表徵之一。那天跟老公去逛Costco,因中國新年關係,店裡多了許多中式禮盒,其中當然少不了燕窩!老公看到後馬上就抱了一盒說要買給我吃,一盒8罐冰糖燕窩,我一個禮拜吃光光,臉上是看不出有什麼駐顏效果,但心裡甜滋滋閃亮亮,誰說一定要過情人節,我連中國年都有禮物可以拿,閃瞎你了吧?!哈哈~

照片所有權~Sandy的小小世界

關於ABC這黨事

以前很喜歡英文這語言,從小到大我不太在乎其他科目表現的如何,但從第一次接觸英文我就發現我愛上這語言,我喜歡上英文課,更愛聽自己在家重複大聲唸英文課文,也覺得自己從國中到高中把英文小老師這身份表現的非常到位,井底之蛙如我那時真覺得自己對英文頗有天份。直到出國唸書時才發現一切都是自己在幻想,尤其當助教幫我修正英文論文時真想找個地洞躲起來!因緣際會下,我留在了美國,在一個大家羨慕又嚮往的紐約工作著,一個我可以使用我從小到大一直愛的語言的地方,但口音問題加上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挫敗感,我慢慢發現其實我內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喜歡這語言。

爸爸這陣子與我通電話最常問我就是:你在美國都聽得懂電視上的新聞嗎?你是不是在美國都看台灣的電視?說也好笑,其實我也不須多做解釋,因為當他問我時心裡就是這樣想的,不是嗎?我只跟爸爸說生活上的大大小小事情我都可以用英文處理得很好,請他不用擔心,讓我覺得最困難的部分其實不是語言本身,而是與他人有沒有共同話題。譬如美國人對運動話題偏好很強,如果有涉略這塊,其實語言再不好也可以聊上幾句,反之亦然。而我住的城鎮居民大多很在地性,多數都是從小就在這區域長大的,所以學校開家長會時,他們見面聊的話題絕對不是我們這些外來人能隨意加入的,這完全無關英文水平好不好。

我覺得生活在美國最好的地方是單純,我只要認真的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好,不用像在台灣一樣,需要去在意隔壁阿貓阿狗家發生了什麼事情,也因此躲過了很多較勁生活下產生的無謂壓力,活出自己的生活模式與維持家人之間的親密感是我認為在美國生活最大的收穫。也因這樣的生活差異,回台時總覺得一時之間很難融入他人的生活,生活界線瞬間從安全距離變成緊緊相依相扣,幾百年沒聯絡的人都可能成為話題之一,反正那些想聽或不想聽的事情都會如空氣般自然的輪番上陣在生活周遭,有時節奏快的無法消化。我曾經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的,回過頭來卻有這種不適感,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雖然只要一點時間我就可以接軌上這樣的生活步調,但對美國小孩來說,一開始可能覺得新奇有趣,但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感到莫名的壓迫感。

生活在異鄉,心情上有著不同的體認,這絕對不是有同樣經歷的人能體會的,就像我爸爸一直覺得在美國生活就是要有美國朋友,要天天說英文才像住在美國,但真的住在美國的亞裔又有多少人是這樣的生活著,我也說不上來。對我來說,英文這語言只是美國生活中的標配,不是會說英文就有多了不起,也不是因為英文說得好就可能打片天下無敵手。當然,我知道自己需要充實的東西還很多,生活上要補足的地方也很多,我不否認爸爸問的話裡多少有他的擔憂存在。我也沒辦法跟爸爸保證我在美國能過得多好,因為這地方一直沒得到我足夠的認同感,也不會是我想要待上一輩子的地方。我只希望在美國陪孩子成長這段時間,除了讓自己過得舒服自在點,其他該補足的地方我也會認真努力,盡我所能做到最好!

照片所有權~Sandy的小小世界

自言自語

早上七點十分我醒了,聽見小女兒在門外走來走去,知道這個時間老公應該送大寶上學去了,糊裡糊塗地又躺了下來,再次醒了是老公站在床邊問我睡飽了沒,他跟二寶準備要出門上學上課了。我趕緊起床幫老公帶好便當,送他們出門,以為會鬆了一口氣開心迎接久違的一人生活,但心裡卻莫名的空虛無比。算算老公從年初在家工作到今天也有一個多月了,從不習慣到習慣,從一個人的生活節奏轉換到兩個人的節拍,一下子又得打回最初的生活模式, 連小狗好像也都感應到再來的變化,今早特別乖巧的吃喝拉撒一次搞定,就識相地窩回床上睡覺去。

過日子好像也就是這麼一回事,老公喜歡規律的生活,每天定時的上班、吃飯、遛狗等,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模式很愜意很自在。我心裡某成面也喜歡這樣的安定感,但日子過久了,也會因這樣的規律感到窒息,希望生活中來點變化、就算一點點新意也好。但受限於住的地方實在很難探索出什麼新奇的事情,所以,快要呼吸不過來時我會想開車去遠的地方走走,呼吸點不一樣的空氣,等調整好心情再繼續走下去。我心裏知道過生活跟過日子得不同,也知道有些人不知寢食只為了過日子,哪還有心思想怎樣過生活。但對於一直提倡及時行樂觀念的我來言,只要能活著,我都希望小日子能天天過著快樂又滿足,盡可能地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哪怕沒有明天也了無遺憾!

對我來說,不管人生有多長,生命中最美好的時段就是20-40歲,過40歲後其實也不算可怕,但不爭的是它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所以,我總抱著女兒說,希望他們能一直這樣小小的,因為實在捨不得他們長太快。也跟他們說過千萬不要急著變大人,因為人生就只能走那麼一回,時間過了想要怎麼裝可愛、保持鮮度都得付出無比的努力與代價,而且大人有著大人該有的或無奈中也得接下的所有煩惱與責任,所以,好好的享受孩子該有的特權,好好去探索每個成長階段,千萬別急著長大。孩子聽我說完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我知道他們其實不太懂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人生本來就很難完全照著計劃走,就算循著他人軌跡走著一樣的路線,沿途看到的風景也不盡相同。所以,我不期望他們這麼小就能聽懂人生中的大道理,只希望他們可以珍惜著陪他們走過每一個腳印的人事物,也希望他們每一步都能踏得平安順遂~

照片所有權~Sandy的小小世界

吵架藝術

多年來與老公相互磨練下,我想在吵架這門課上,我們都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專家了吧?!前幾天,我問老公:如果我們這麼認真的吵架(溝通),到老的時候會不會就比較不吵架?他回我說:架一定還是會吵的,只是他覺得吵架不一定都是壞事,重點是該學習如何把架吵完,怎樣透過吵架更了解彼此的需要,這才是吵架的真諦,也就是說兩個人如果能透過吵架把心結打開這樣就達到吵架的價值所在。說得可真精闢到點,但當吵得不可開交時,那心力交瘁的痛苦感,無法言喻!

我把我們多年來的吵架大略分為三種模式:一種就是因為第三人的事物吵架,這樣的狀況下老公通常能好好扮演他『張老師』的角色,所以這樣的吵架通常時間不會拖太久,吵架的力度也稍微弱點。另一種就是彼此不爽對方說的話或做的事,老公一人要飾演被告者與安撫者雙重角色,常有吃不消的無力感。有時又因急著想為自己平反,反而造成彼此間更強的對立感,這樣的吵架通常就會拖的比較久,彼此受創力也頗為強大。還有一種就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事吵,老公心情好時就會裝肖偽的逗我開心,我們鬥鬥嘴很快就和好了,但偶而碰上撞牆期,就算再小的事也足夠讓我們無限上綱吵不停。

吵架時我總認為是對方的錯,就算事後了解對方的想法,還是會覺得都是因為對方沒好好說清楚才會造成如此的災難,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老公曾問我是不是每次吵架都得爭贏?拼命把對方往死胡同裡塞才滿意?其實沒有,只是每次吵架時總覺得心裏有股過不去的砍卡在那,不是一定非得對方認錯道歉才行,心裡氣的是為什麼好的時候彼此可以如此心靈相通,什麼事都不用說就通通了解,但一但吵架,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怎樣也連不上,明明最了解的兩個人,感情可以瞬間降溫到冰點,想也想不透。

認真想想,與其做個相敬如冰的夫妻,我真心覺得吵架並不完全是負面表象。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人身上背負著不同的故事,沒人能保證遵循著模範夫妻的腳程就一定會一帆風順,夫妻之間堆疊著太多的人事物,家庭的連結,與兩個不同個體的互補與衝突,這些我自己也經歷過一些。我只覺得很多事情過得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過不去的就大吵一架讓對方知道問題所在,可以的話一起想辦法解決,難以下嚥的也就只能丟給時間去慢慢消化了~吵架是門深奧藝術、一堂永遠也修不完的課題,我害怕吵架,討厭吵架的氛圍,更討厭吵架時等待對方回應的空轉期,但我知道只要生活在一起就避免不了製造這種溝通模式的機會,我不該去抗拒它的出現,而是該好好去面對,學習怎樣把架吵完,讓每個架都吵得有意義、有價值些,也許這次老公說得是對的!

農曆年快樂,虎年大吉~

運動日記

人過40歲後實在很難不服老,這陣子運動姿勢不良閃到腰,鏟雪姿勢不對又拉到背,覺得自己完全被這腰痠背痛給顯老了。有痠痛就沒辦法好好運動,什麼事也做不了,但運動習慣一旦養成後只要一天不動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所以,沒辦法運動時我就努力遛遛狗,有辦法好好運動時我會在家運動30分鐘,出門遛狗散步30分鐘,把一天的運動量盡可能維持在一小時左右。但每每遇到下雪日、國定假日或週末孩子在家時,我會媽媽使命感上身,就算孩子長大了我還是會追著他們行程跑,運動這檔事也就只能暫時擱一邊放。有人說因為這場疫情災難,讓很多人重新思考人生順位、工作習慣、生活與消費習慣等等,身為一個家庭主婦,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這場疫情讓我更加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的夢想也只是空談。疫情下讓家人相處的時間變多,也讓我們認知到原本熟悉的生活背後原來還存在著另一種生存面貌,也許這樣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性,也不是最舒服的選擇,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也因而產生出許多不同的火花,而我們也因為這樣一點一點的小火花才可以暫且拼湊出相對安全的生活模式。很多人跟我一樣因為沒辦法上健身房,只好仰賴網路運動影片分享跟著動,但也因為這樣,讓我重新認知到自己真正的喜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而不是跟以往一樣只能跟著健身房的行程走。目前我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還是上次題到的Barre,每天只要課程選定,椅子一拉就可以開始上課。我喜歡看自己手腳如芭蕾舞者般的伸展,也喜歡踮腳尖深蹲肌肉線條拉伸到極限的的緊繃感,與一天天朝目標推進的柔軟度。疫情至今踏上第三年的路程,何時是終點站大家都引領期待,我感謝自己能保持運動的好習慣,也感謝自己的身體能配合著意念活動著,我喜歡運動,也相信會一直保持這個好習慣的!

照片所有權~Sandy的小小世界